打开APP

Science:揭示SARS-CoV-2奥密克戎突变毒株刺突蛋白发生变化的细节

2022年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令人关注的SARS-CoV-2奥密克戎突变毒株由于积累了大量的刺突突变,从而就能躲避来自疫苗接种或感染了早期突变体的抗体所介导的免疫力,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SARS-CoV-2 Omicron immune evasion and recep

2022-01-29

每天吃80克燕麦,45天后发生了那些变化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老百姓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过年过节才有机会吃肉,而今天,大鱼大肉已成家常便饭。与此同时,中国居民的血清胆固醇水平迅速飙升,与之密切相关的冠心病也迅速占领了发病率和死亡率榜首。此前,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研究显示,在过去39年间,中国居民的胆固醇

2022-01-06

新型GRAB荧光探针用于检测胞外ATP的时空动态变化

 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腺苷(Adenosine,Ado)等嘌呤类分子细胞内外广泛存在。胞内的嘌呤类分子主要负责调控细胞能量代谢等过程;而胞外的嘌呤类分子则作为信号分子(被称为“嘌呤类递质”),通过作用在其相应受体调节呼吸调控、味觉感受、睡眠等生理活动;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还参与调节癫痫、疼痛、炎症反应、脑外伤和缺血等病理状态。

2021-12-30

科学家首次发现,细胞外囊泡的年龄相关变化会导致衰老干细胞中长寿蛋白

  犹记得几年前,“换血逆转衰老”的新闻着实大火了一阵,甚至还开展了输血抗衰老的临床试验。不过在一些科学家看来,事情大概没这么简单,换血可能是“麻烦又难以奏效”的逆转衰老的方法。搞清楚现象背后的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最近的《自然·衰老》杂志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的最新发现,研究结果显示,在肌肉衰老方面,输注年轻血液带来的

2021-12-22

我国科学家开发新型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内源大麻素的时空动态变化

 内源性大麻素(eCB)是由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一类脂类神经调质分子,可参与大脑多个脑区的突触可塑性调节,对情绪、睡眠、食欲等神经活动过程具有调控功能。内源大麻素系统的调控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成瘾、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诸多神经疾病和精神类疾病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缺乏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实验手段直接检测在体eCB的动态变化。近日,发表在《N

2021-12-09

科学家首次发现,在男性发胖之前,大脑已经出现了促肥胖的变化

 间歇性减肥,持续性发呆的奇点糕,每每感慨,减肥之难,难于上青天。奇点糕向大家介绍了一篇《细胞》子刊上发表的论文,研究发现,由于能量补偿机制,运动相关卡路里消耗所带来的减肥效果,被打了好大的折扣~好吧好吧,那更得管住嘴啦。呜呜呜,可是臣妾做不到啊TT,或许,变胖非我本意,而是掌管饱腹感和食欲的大脑神经网络出了问题?来自芬兰图尔库PET中心的Tatu

2021-12-02

TIAM1-RAC1通过拮抗nur77诱导的BCL2构象变化促进小细胞肺癌细胞存活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除了以铂为基础的化疗外,治疗选择有限,因此获得性耐药是快速和常见的。

2021-11-30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肠道真菌菌群动态变化与临床结果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翟冰课题组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肠道真菌动态变化和近平滑念珠菌定植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结果的相关性分析”(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outcomes are linked to in

2021-11-23

Nature子刊: 衰老人肺纤维化变化的分子程序

随着年龄的增长,肺纤维化越来越多,并与急性肺损伤或感染的不良预后相关。然而,驱动这种促纤维化进化的分子程序尚不清楚。

2021-11-16

Cell Rep:深入揭示纵向胶质母细胞瘤的微环境或能揭示骨髓中中性粒细胞的重编程致癌特性

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在正常免疫系统的动物模型机体中开发出了胶质母细胞瘤癌变肿瘤,旨在更好地模拟人类机体中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机体中存在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尽管其主要的功能是攻击和杀灭癌细胞,但实际上其能充当“双重制剂”(double agents)的角色,并增加和强化肿瘤的侵袭性和威胁。

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