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脂大小蠹-伴生真菌入侵共生体系维持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共生微生物在入侵种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特定的微生物与入侵害虫形成紧密的互利共生关系,显着提高其在入侵地的适应性。但它们之间也存在资源上的竞争,形成相互拮抗作用。营养资源的合理分配对维持昆虫-微生物共生关系的稳定至关重要,但有关其机制的研究不多。红脂大小蠹是一重大林业外来入侵害虫。1999年起,陆续在山西、河北、河南、陕
研究发现红肉增加心血管风险的新联系
各大膳食指南都建议控制红肉摄入,这是因为红肉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风险升高有关。就心血管疾病而言,研究已经表明,红肉富含胆碱、卵磷脂和肉碱,在这些物质的消化过程中,肠道细菌作用带来的产物TMAO(氧化三甲胺)是心血管疾病的潜在“罪魁祸首”之一。美国心脏协会(AHA)旗下期刊《高血压》(Hypertension)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进一步阐明了TMA
研究发现红虾虾头低分子量肽能显著降低抗肿瘤药物对肝组织的破坏
环磷酰胺(CTX)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其代谢物中的丙烯醛在肝脏中积累,可导致肝脏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破坏肝脏结构和生化功能。近年来,天然来源的功能性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经常被用于辅助维持人体健康和降低化学疗法导致的器官毒性副作用。食源性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以其较高的消化性、营养性和生理效果,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减肥的困惑:为什么最后几斤肉怎么都减不掉?
2020年6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你已经做了你该做的一切。你摄入的热量不足,每周运动几次,并且正在接近你的减肥目标。然后你就到了一个平台期,只有几磅的体重需要减--而他们似乎就是不愿动。人们一直抱怨说,最后五磅往往是最难减掉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揭示了体重和食欲(我们说"饿了"时的感觉)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作为人类,我们几乎总是"准备好吃了"。当
这样吃红肉,你才最健康!
2020年3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制定新年计划的时候,超过一半的人决定"吃得更健康"。如果你是其中之一,你可能会对肉类在你的健康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困惑。难怪你会感到困惑。一组科学家说,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是你和地球健康的首要任务。另一个人说这些食物对健康没有问题。你的一些朋友可能会说这要视情况而定,草饲牛肉和"不含亚硝酸盐"的加工肉类是可以的
吃红肉到底好不好?我们应不应该吃?
2020年3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又一项的关于红肉饮食研究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争论,公众都想知道该如何看待红肉。这一次,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们不必减少红色肉类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在过去的几年里,一项又一项研究表明,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有害健康,以至于世界
跟随李兰娟院士“红区”查房
像过去的18天来一样,李兰娟院士上午8时30分准时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国家医疗队指挥中心,准备查房。这一次,中新社多媒体记者获准独家跟随李兰娟见证全程。自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开启固定作息模式:赴东院与其他医院会诊、回驻点撰写文字材料及远程指导实验室工作。“红区”,抗疫医院中重症隔离病房的别称。
我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诞生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周光宏团队用动物干细胞生产研发出我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该团队使用第六代猪肌肉干细胞,经过约20天培养得到重达5克的培养肉。11月21日,中国农学会组织专家对该成果进行了技术评价,认为该成果有三个突破:首次分离得到了高纯度的猪肌肉干细胞和牛肌肉干细胞,突破了培养肉研究难以获得高纯度单一细胞群的瓶颈;创立了猪和牛肌肉干细胞体外培养干性维持方法,初步解决了传代过程
富含铁的食物或会干扰番茄红素的抗癌潜力
2019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将肉丸堆在番茄酱上吃可能会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坏处;研究者表示,当同富含铁的食物一起摄入时,西红柿的某些抗癌效益(尤其是来自番茄红素的抗癌功效)就会消失。图片来源:CC0 Publi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