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Dis:线粒体与核内基因交流 借助表观遗传途径促进肿瘤进展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经常在癌症,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脏疾病中发生异常。线粒体发生的变化是否与癌症扩散存在真正联系一直存在争议。
清华学者在《自然》发文揭示新的non-stop mRNA翻译终止机制
2016年12月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高宁课题组和合作者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alternative translation termination by ArfA and RF2的研究论文。该论
与慢性衰老相关的途径也会促进脑癌
虽然特定的代谢途径显示出具有减缓衰老过程的潜力,但新的研究表明:同一途径可能驱动脑癌。根据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称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的途径在称为成胶质细胞瘤的致死形
最新三期临床研究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达比加群逆转剂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6年11月16日,勃林格殷格翰宣布了目前正在进行的三期临床研究RE-VERSE ADTM的最新研究结果,该结果来自参加该研究的494名患者。研究结果显示注射5g 依达赛珠单抗能迅速逆转达比加群的抗凝作用,而达比加群是泰毕全(达比加群酯)的活性成分。1依达赛珠单抗,商品名Praxbind,是第一个及唯一一个已获得批准的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特异性逆转剂。
PTMScan®蛋白翻译后修饰技术简介
利用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CST)公司开发的针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基序(motif)抗体, 在肽段水平上免疫亲和富集带有不同PTM的肽段,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快速、准确、高通量地分析多种疾病相关信号通路关键节点蛋白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和 泛素化修饰的变化,满足创新性研究、生物标志物鉴定、药物靶点筛选和评价的需求。
Cell:黑色素瘤劫持重要免疫信号途径对抗免疫治疗
来自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黑色素瘤能够利用一个重要的免疫应答途径中的基因突变抵抗免疫治疗药物ipilimumab。
谭建明:干细胞或为解决器官短缺新途径
Nature子刊发现阻止癌症转移的新途径
癌细胞借助转移过程离开原位肿瘤,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这是超过90%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现在急需为受到癌症转移折磨的病人找到更好的治疗选择。最近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们在癌症转移过程中找到了癌细胞内发生的一些信号途径变化,该研究为开发阻断癌细胞转移的新方法提供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