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拖延一时爽,精神状态火葬场……大学生数据表明,拖延行为与之后9个月抑郁、焦虑、致残性疼痛等不良健康结果有关

反正在我看来,研究的结果完全让人开心不起来,因为拖稿生成的焦虑变得更严重了。这样吧,改变拖延症就从现在做起,我交稿了真的交了!

2023-01-17

研究揭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的患病率较高且与认知障碍存在关系

失眠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经常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困扰着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已有研究发现,健康人群的睡眠和认知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精神分裂症又通常同时表现出失眠和认知缺陷的症状。

2023-01-03

Stem Cell Rep: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制造出大量分泌特殊免疫蛋白的人类星形胶质细胞 或有望帮助治疗人类精神分裂症

来自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干细胞或能帮助识别出人类新型的精神分裂症药物。

2023-01-05

后疫情时代精神健康危机:警惕药物滥用,加强自我调节

已有多项研究证明新冠疫情对全球精神健康产生了结构性威胁。我国“新十条”发布后,此前的社会心理问题或能出现一定的缓解。然而全新的形势变化也将带来新的挑战。

2022-12-16

《转化精神病学》: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开发新的痴呆风险评估工具

痴呆症(Dementia)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常导致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学习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

2022-12-21

Nat Genet: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揭示12种人类精神疾病之间的遗传重叠特性

来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深入分析了12种常见精神疾病之间的基因重叠(genetic overlap),此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12种常见精神疾病的多效性遗传发生率

2022-12-20

《转化精神病学》:科学家发现可用于精神分裂症诊断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生物标志物!

正是基于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的迫切需要,研究人员希望开发一种基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模型。

2022-12-06

《JAMA·精神病学》:科学家发现氯胺酮改善难治性抑郁障碍的新机制!

此研究的这些发现揭示了氯胺酮快速抗抑郁作用的潜在机制,这将是理解速效抗抑郁药物认知效应的新思路。

2022-12-02

《JAMA·精神病学》:首个量化分析发现,治疗严重抑郁发作电休克疗法优于氯胺酮

这项研究为首个量化分析氯胺酮与ECT治疗MDE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在治疗严重抑郁症方面,ECT的疗效优于氯胺酮。

2022-11-04

《分子精神病学》:科学家发现产后抑郁的潜在血液标志物!

这项研究证明PPD患者的细胞外RNA通信被广泛改变,EV mRNA的改变富集在与自噬过程相关的基因中,主要涉及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与自噬相关的EV mRNA通信中断可能是PPD的潜在病理。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