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后疫情初期警惕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断药

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长效针剂因其作用迅速、剂量稳定、给药间隔长等优势,近几年逐渐成为提高依从性的有效解决办法。但既往上市的部分药物也存在某些局限性,如首次注射前3周须补充口服剂型、剂量调整不便等。

2023-01-12

​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贾天野领衔国际合作团队发现青少年精神健康障碍共有的神经机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10至19岁的青少年人群中,有七分之一患有精神健康障碍;中国2021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16岁的在校学生中,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

2023-04-28

《转化精神病学》:解决临床用药难点,回顾20项机器学习预测抗精神病药物预后成效

近日,由意大利米兰大学的Paolo Brambilla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转化精神病学》发表一篇综述型研究,他们回顾了28项利用不同神经影像、神经生理、遗传以及临床特征对不同阶段的SCZ患者的抗精神病药

2023-03-22

《柳叶刀》子刊:精神疾病与女性患浸润性宫颈癌风险增加139%有关!

研究发现,与未患精神疾病的女性相比,精神疾病女性患者患浸润性宫颈癌增加139%,癌前病变CIN2+风险增加122%,宫颈检查参与程度降低5.0%。

2023-04-10

《转化精神病学》:四季流转如何影响大脑功能?

总之,当前的研究结果一致支持,神经递质的季节适应性有利于我们保持全年的精神状态稳定。

2023-03-27

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傅雄飞团队揭示随机过程视角下的细菌分裂调控

这一发现大大提高了人工细胞理性设计的灵活度。科研人员可以在细胞分裂决定机制难以改动的情况下,通过对分裂阈值随机过程特征的巧妙设计,控制细菌细胞的分裂行为。

2023-03-15

研究揭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的患病率较高且与认知障碍存在关系

失眠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经常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困扰着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已有研究发现,健康人群的睡眠和认知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精神分裂症又通常同时表现出失眠和认知缺陷的症状。

2023-01-03

Science Advances:揭示细胞有丝分裂期转录调控动态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瞿昆课题组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王志凯团队合作,在细胞有丝分裂转录调控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2023-02-15

Stem Cell Rep: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制造出大量分泌特殊免疫蛋白的人类星形胶质细胞 或有望帮助治疗人类精神分裂

来自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干细胞或能帮助识别出人类新型的精神分裂症药物。

2023-01-05

《科学》重磅:科学家终于破解了致幻剂治疗精神疾病的机制!

Olson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破解了致幻剂发挥促神经生长作用的机制,也暗示细胞内5-HT2ARs的天然受体不是5-羟色胺,而是5-羟色胺的甲基化同系物。

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