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发布 | 华大智造发布“智能+远程”超声机器人全平台解决方案,构筑智慧医疗新生态
9月18日,在广东珠海举办的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年会上,华大智造云影远程会诊全平台解决方案正式发布。该远程会诊云平台整合了远程超声机器人、手持超声、5G远程超声移动车等设备。华大智造云影远程会诊全平台解决方案正式发布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近年来,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让远程医疗更加精准安全。在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大城市医院也在5G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
精准制导骨髓瘤药物!首创肽-药物偶联物Pepaxto治疗多发性骨髓瘤3期临床:疗效优于泊马度胺!
Pepaxto(melflufen)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种抗癌肽-药物偶联物(PDC),可将烷化剂马法兰高效导入骨髓瘤细胞中。
赋能科技服务和精准医学领域创新发展!
近日,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智造”)超高通量测序平台DNBSEQ-T7正式交付北京希望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望组”)。
兰大华教授:多方协同推进全程关爱发展,为安全用药与连续医疗担重任
护理是肿瘤患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患者全程关爱中多角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肿瘤患者的护理不仅关系到院内护理,而且由于肿瘤疾病治疗和康复周期较长,社区、家庭等院外的持续性治疗和护理也是患者全程关爱的有效延续,可最大程度帮助患者提高生存及生活质量,实现治愈。
荧光分子探针点亮微转移灶,助力食管癌精准切除
食管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食管癌新发病例超过60万,死亡病例达54万。根治性手术是该病重要的治疗手段,因术中难以识别微浸润灶及转移淋巴结,肿瘤容易残留复发,我国食管癌五年生存率仅30.3%。吲哚箐绿(ICG)的近红外荧光(NIRF)成像已被用于显示食管癌引流淋巴途径,有助于食管癌区域淋巴结的切除,但ICG对肿瘤缺乏主动靶向,对微小浸润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印发
8月3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8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据了解,这是5月2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后,正式全文公布。《方案》将医疗服务分为通用型医疗服务和复杂型医疗服务。通用型医疗服务的政府指
Nature子刊报道纳米材料精准生物靶向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李红昌课题组、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喻学锋课题组与高分子药物研究中心李洋课题组,发现纳米材料精准生物分子靶向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trinsic Bioactivity of Black Phosphorus Nanomaterials on Mitotic Centrosome Destabilization
美国FDA批准基石药业精准治疗药物艾伏尼布用于治疗IDH1突变胆管癌
8月26日,从海外传来消息,港股上市创新药企基石药业(香港联交所代码:2616)精准治疗药物艾伏尼布(ivosidenib)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携带经FDA获批检测法检出的IDH1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成年患者。
优时比IL-17A/17F双效抑制剂Bimzelx收获全球首份医疗评估:疗效优于多款生物药!
Bimzelx强效中和IL-17A和IL-17,疗效击败修美乐(Humira)、喜达诺(Stelara)、可善挺(Cosentyx)。
昌发展医疗器械CMO平台助多家创新企业降本增效,快速转化
随着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实施,注册人制度落地,医疗器械CMO/CDMO成为重要趋势,昌发展医疗器械CMO平台——北京昌科华光科技有限公司(昌科华光)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