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对称性表达细胞粘附分子在兴奋性突触与树突棘稳定中不对称功能
6 月 21 日,《神经元》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于翔研究组题为《突触前位点的 Cadherin/Catenin/p140Cap 复合物在稳定皮层树突棘和功能性突触中的重要功能》的论文。该研究发现在小鼠大脑皮层突触形成过程中,在突触前和突触后位点对称表达的 cadherin/catenin 细胞粘附
Science:揭示制造黑色素类似材料的分子密码
对肽组装物进行指导性地氧化,从而产生聚合物色素,图片来自Matej Vakula/NYC。2017年6月10日/生物谷BIOON/---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就已知道黑色素,即赋予皮肤、毛发和眼睛颜色的色素,具有多种有用的性质,不仅抵抗致癌性的紫外线辐射和自由基,而且也具有电导性、粘附性和储存能量的能力。为了利用这些性质,来自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来制造模拟黑色素性质的
起始密码子至少有47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大肠杆菌中测量了64种密码子启动的mRNA翻译。他们能够检测到47种密码子启动蛋白合成。这一发现可能对我们理解生物学特征是非常深远的。
一些纤毛虫没有专门的终止密码子
遗传密码---经常在教科书表格中摊开的一组指令,告诉核糖体如何制造肽---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是一样的。但是正如大多数规则一样,存在例外情形。在一项新的针对纤毛虫基因组重排的研究中,瑞士伯尔尼大学细胞生物学家Mariusz Nowacki和他的团队碰巧遇到两种引人注目的例外情况。
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寻找与肥胖相关遗传密码
肥胖,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遗传学家们则将寻找到与肥胖相关的基因作为目标。近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570756、81170789)等资助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晓晖与许田合作,用自行
重新设计大肠杆菌遗传密码获成功
重新设计细菌微生物基因组具有深远意义。美国哈佛医学院带领的一个研究团队在19日《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成功改变了大肠杆菌细胞内3.8%的碱基对,使之具有不同的功能。据科学美国人网站报道,研究人员用能产
JACS:中科院科学家在基因密码子扩展模拟光合作用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王江云与化学研究所夏安东等人合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了最新研究论文报告了他们在基因密码子扩展模拟光合作用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探讨一下酵母中的替代性密码子使用
就一种被称作嗜单宁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lus)的子囊菌酵母而言,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更加基本的问题:正常情形下翻译为亮氨酸的CUG密码子反而会产生丙氨酸。
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Chemical Reviews撰文系统归纳组蛋白密码定量蛋白质组学
近日,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Chemical Reviews》(影响因子45.661)上发表题为"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Histone Modifications"的论文,系统、深入地总结了当前组蛋白密码定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