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非整倍性的获得或会驱动突变体p53相关的功能增益表型
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非整倍性或能驱动表达突变p53的细胞出现功能增益表型,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靶向作用突变p53的新型疗法。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大豆突变体基因定位测序方法改良研究获进展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成本的不断下降,基于WGS的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ulk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已成为快速定位候选基因的常规工具,但已报道的方法仍有待完善。例如,依赖于自交系杂交的QTL-seq策略需要后期耗费大量精力进行精细定位;而基于突变体的Mut
研究发现玉米黄绿叶突变体
近期,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杜何为教授团队在生物学TOP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5年影响因子7.011),在线发表了题为“A chlorophyll a oxygenase 1 gene ZmCAO1 contributes to grain yield and waterlogging toleran
关于英国出现的SARS-CoV-2病毒突变体 我们该如何应对?
2021年1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在英国出现的突变SARS-CoV-2会更容易传播吗?是否会让人更容易感染?疫苗和疗法是否也不再发挥作用呢?这种病毒相继在美国和其它国家出现又意味着什么呢? 科学家们表示,我们有理由担心并进行更多的学习研究,但这种新的突变病毒并不应该让我们过于担忧。这种新的变种来自哪里?自从近一年前发现SARS-CoV-
研究揭示小G蛋白Rheb疾病相关突变体调控mTORC1活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丁建平团队在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上发表题为Molecular basis for the functions of dominantly active Y35N and inactive D60K Rheb mutants in mTORC1 signaling的论文
Nat Commun:科学家成功利用CRISPR-Cas9突变体该改进基因编辑的效率和安全性
2020年1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MiCas9 increases large size gene knock-in rates and reduces undesirable on-target and off-target indel edits”的研究报告中,来
Nat Chem Biol:科学家开发出新型Cas9突变体 有望未来让基因编辑变得更加精准
2020年3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基因魔剪”CRISPR-Cas9引起能在特殊靶向位点切割DNA而彻底改变了遗传学领域的研究,如今研究人员能利用Cas9酶来专门关闭基因的表达,或将新型DNA片段插入到基因组中,但不论Cas9有多么专一特殊,其都会切开一些不该切开的位点;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
研究揭示水稻NLR类抗病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叶枯病感病机制
含有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蛋白,即NLR(nucleotide-binding leucine-rich repeat)蛋白是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免疫受体蛋白。NLR类受体通常通过识别病原菌的一些特定效应蛋白来触发小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即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效应因子触发的免疫反应)。迄今发现的多个NLR蛋白功能获得性(gai
不仅和糖尿病有关,突变体还会诱发癌症!
最近,来自牛津大学和萨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单一基因的突变或许就能对人类机体的面部特征产生较大的影响,近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都发现单一基因在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上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1】Science:单一基因或可驱动前列腺分化doi:10.1126/science.aad9512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哥伦
科学家通过化学诱变大规模创制猪的突变体
猪作为一种重要的家畜,既是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同时也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模式大动物。功能基因的缺乏阻碍了猪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发展,以及创制人类遗传疾病的大动物模型。通过人工诱变筛选突变体,是发现新功能基因并研究其功能的重要手段。人工诱变在线虫、果蝇、斑马鱼和小鼠等动物中已被证明是一种获得基因突变及改变生物性状的有效途径,相关研究曾多次获诺贝尔奖。但人工诱变在大动物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