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Hazard Mater:人脑器官等多种模型证实香茅醇可穿透血脑屏障并激活毒性代谢通路致神经损伤

香茅醇在斑马鱼、小鼠、脑芯片系统和人脑类器官等模型中可穿透血脑屏障,通过激活犬尿氨酸代谢途径、引发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等多途径诱导神经毒性,导致斑马鱼行为异常,凸显其在消费品中潜在风险及监管必要性。

2025-01-06

Int J Biol Macromol:新型水凝胶助力肝癌器官培养,为个性化药物筛选和疗效评估提供新策略

结果显示,透明质酸/海藻酸盐双网络水凝胶(HADR)与肝脏生理力学相兼容,促进了细胞的粘附与增殖,肝癌类器官的耐药性强于2D培养,且水凝胶营造了类似天然肿瘤微环境,DOX治疗能够抑制细胞相关活动

2024-11-12

Front Cell Dev Biol:小肠器官模型的分化状态或会影响对机体药物诱导毒性的预测,为改进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新视角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用于进行肠道毒性测试的类器官的分化状态会对最终得出的结论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模型和解释预测毒性的安全阈值时应该予以考虑。

2025-02-27

下一代器官——迷你结肠,准确模拟结直肠癌微环境及肿瘤发展

该研究开发出了患者来源的下一代类器官—“迷你结肠”,能够模拟结直肠肿瘤动力学,并在高分辨率下研究肿瘤原生微环境中的细胞的相互作用,这种下一代类器官提供了大量新的实验机会,在多个方向推动了癌症建模前沿。

2024-08-12

东京大学利用干细胞和器官技术重现胆管发育,开启胆汁淤积性疾病治疗新纪元

本研究成功模拟了肝上皮组织与血管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含有人工血管的肝类器官(BVLO),重建了人类胆管结构,为研究先天性胆道疾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体外模型。

2024-09-04

2025(第五届)器官大会3月7日上海开幕!8大论坛,40+国内外大咖嘉宾,最后2周报名中!

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将于3月7-8日在上海中庚巨龙酒店召开!

2025-02-21

Mater Today Bio:3D打印造出血管化小叶状肝器官,原位移植后存活久、血管丰富,给肝病治疗带来新契机!

研究运用3D生物打印技术制备出小叶状肝类器官,经诱导实现血管化。其在体外展现出低缺氧水平、高分泌功能,原位移植后在体内存活时间长且血管化丰富,同时还发现了相关促血管生成和增殖的信号通路。

2025-02-26

器官技术揭示脉络丛不成熟与ASD之间的紧密联系,二甲双胍或成治疗新契机

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模型小鼠和患者iPSC衍生类器官存在脉络丛不成熟,ChP特异性CAMDI-KO小鼠有类似ASD行为,早期用二甲双胍治疗可改善,表明脉络丛成熟或可成为ASD治疗方向。

2025-01-09

PLoS Pathog:利用肠道器官,科学家发现衣原体可在肠道中持久存在

研究表明,当肠道上皮细胞未受损时,沙眼衣原体难以侵入;然而,当肠道上皮细胞受损时,衣原体就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并迅速扩散。

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