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Biotechnology:我国科学家发明计算超分辨图像重建算法拓展荧光显微镜分辨率极限
自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超分辨显微技术以来,超分辨成像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像的分辨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然而受限于荧光分子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子数,超分辨成像技术在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上难于获得同等提高。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项题为“Sparse deconvolution improves th
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联合鹍远生物启动大规模泛癌种早筛研究
11月21日,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联合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以及国内11家三甲医院在上海启动 “福声计划”中国人群泛癌早筛研究。
科研人员研发出基于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指纹的新冠肺炎无创快速筛查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在世界多地仍在持续,COVID-19的快速筛查对于遏制其大流行、恢复正常生活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核酸检测在检测时间和灵敏度方面仍存在不足,特别是在核酸假阴性条件下解除隔离的漏检风险。目前在重要公共场所只是采取防疫码和体温监测策略,这对于处于潜伏期的或无症状的患者的排查存在极大的挑战。因此完全依靠核酸检测仍
中国科学家发现,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可实现结直肠癌早筛和复发预测
近日,国际胃肠疾病领域顶级期刊Gastroenterology(IF 22.7)发表了由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鹍远生物”)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的重磅科研成果。该研究系国内团队第一次系统展示多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Co
研究人员提出食品中兽药及其代谢物非靶向筛查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研究员许国旺团队在食品中风险物质非靶向筛查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系统研究兽药及其相应代谢物的质谱碎裂特征,构建了复杂食品基质中兽药及其代谢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可为食品中风险物的发现提供技术手段。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不断出现的未知/新型风险物质给食品安全带来挑战。针对未知风险物识别的难题,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SARS-CoV-2 大流行对结直肠癌筛查延迟的影响
SARS-CoV-2 大流行对医疗保健产生了突然而巨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筛查延迟超过 4-6 个月将显著增加晚期 CRC 病例,如果持续超过 12 个月,还会增加死亡率。数据强调,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 SARS-CoV-2 或其他大流行病,需要重新组织针对CRC等疾病的筛查检测工作。
Science封面重磅:新型AI算法准确预测RNA三维结构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读博士生 Stephan Eismann 和 Raphael Townshend 在计算机副教授 Ron Dror 的指导下,利用目前先进的神经网络技术,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全新 RNA 三维结构预测模型——ARES。与其他传统 AI 算法不同,ARES 的结构框架并不是针对 RNA 结构设计,而是针对原子结构设计的
Lancet Oncol:新型血液检测技术或能改善前列腺癌的筛查
2021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利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前列腺癌筛查能够降低前列腺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但可能也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治疗结局。此前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或能减少过度诊断并改善前列腺癌症患者的筛查;然而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 Oncology上题为“Pr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优化序列特异性的C-to-G单碱基编辑器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Optimization of C-to-G base editors with sequence context preference predictable by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员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