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新小鼠巨细胞病毒转录激活因子在病毒晚期蛋白表达中的作用机制
2020年1月2日,病毒学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钱志康课题组的最新研究“Murine Cytomegalovirus Protein pM49 Interacts with pM95 and Is Critical for Viral Late Gene Expression”
研究揭示转录因子通过相分离驱使神经元终末分化的新机制
Developmental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艳研究组题为“Mitotic implanta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Prospero via phase separation drives terminal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该文揭示了
Science:对人类血细胞中的所有蛋白编码基因进行全基因组转录组分析
2019年12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临床和研究环境中,血液都是对人类进行分子分析的主要来源,并且是许多治疗策略的目标,这突显了需要对构成人类血液的细胞进行全面的分子图谱构建。人类蛋白质图谱计划(www.proteinatlas.org)是一个开放式数据库,旨在通过整合各种组学技术(包括基于抗体的成像)来绘制所有人类蛋白的图谱。以前,人类蛋白质
研究揭示不依赖DNA相互作用的转录激活机制
12月18日,eLife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余研究组、赵国屏研究组,上海科技大学杨贝研究组和浙江大学冯钰研究组合作的题为Crl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by stabilizing active conformation of the master stress transcript
Nature子刊:新研究揭示HIV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期间的藏身之处
2019年12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可能发现了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期间HIV在体内潜藏的地方。在动物模型中,他们指出这种病毒可能潜藏在脾脏和肠道的淋巴结中。他们认为这些淋巴结是HIV在治疗停止后准备重新反弹的堡垒。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Mucosal Immun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研究建立快速筛选丁布类代谢物合成和转录相关基因的玉米原生质体平台
玉米(Zea mays)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三大谷类作物之一,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的玉米产量已经超过水稻和小麦,位居第一位,所以玉米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大量的玉米虫害总是威胁着全球玉米的产量,玉米害虫也多达350种之多。作为玉米最重要的抗虫化合物,丁布类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已基本阐明,但是玉米功能基因研究相对缓
科学家发现小鼠和人类树突细胞异质性的转录基础
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也称DC细胞,一种既具分支或树突状形态及吞噬功能,又能提呈抗原的细胞。分为髓系和淋巴系两类。成熟的DC细胞呈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因此被称为树突细胞。树突细胞在外周组织像"哨兵"一样,处于非成熟状态,但具有极强的抗原内吞和加工处理能力。在它摄取抗原或受到某些因素刺激后,可以分化成熟,同时发生迁移,由外周组织通过淋巴管和血液循环进入次级淋巴器官,然后
首次揭示端粒t环保护染色体机制
2019年11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位于端粒末端的环状结构(loop)起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可阻止染色体发生不可挽回的损伤。他们揭示了这种称为t环(t-loop)的环状结构的缠绕和解开如何阻止染色体的末端被识别为存在DNA损伤,而且还揭示了这一过程是如何受到调控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11月13日在线发表在N
研究开发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等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在组学水平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单细胞水平细胞谱系追踪技术位居2018年Science 杂志评选的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常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丢失了细胞在原组织中至关重要的空间位置信息,而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技术在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同时保留并记录了细胞的空间位置信息。空间转录组技术能够揭示细胞间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