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人工突触具有快速、高效以及持久的优点

2019年5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斯坦福大学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人脑神经元连接的计算机组分:一种充当人工突触的装置,模仿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通信方式。该团队报告说,这些设备中的9个的原型阵列在处理速度,能效,再现性和耐久性方面表现甚至优于预期。展望未来,团队成员希望将他们的人工突触与传统电子设备相结合,他们希望这可能是支持小型设备上人工智能学习的一步。(图片来源:Ww

2019-05-07

突触囊泡与质膜融合导致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SNARE复合体的解聚机制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教授研究组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SNARE复合体解聚的机制研究"(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SNARE complex disassembly)的研究论文,通过解析SNARE解聚分子机器20S复合体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三维结构,并结合生化实验、电生理实验和交联质谱实验,揭示了SNARE复合体

2019-05-12

人工突触模拟忆阻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基于冯·诺依曼架构的传统数字计算机,其数据处理与存储分离结构限制了其工作效率,同时带来巨大功耗,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下计算复杂性的需求。同时,上述缺陷也阻碍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而借鉴人脑神经突触结构,构筑结构简单、低功耗、高低阻态连续可调的非易失性阻态忆阻器是实现类脑神经形态计算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模仿生物神经系统中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与电信号传递处理调控构建的多栅极人造神经元晶

2019-03-03

艾伯维与Voyager开发新型基因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及其他突触核蛋白病

2019年2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生物技术巨头艾伯维(AbbVie)近日宣布与临床阶段基因治疗公司Voyager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独家全球合作和选择权协议,开发和商业化靶向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的载体化抗体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和其他以错误折叠α-突触核蛋白异常积累为特征的疾病(突触核蛋白疾病)。根据协议条款,Voyager Therapeutics将获得一笔6500

2019-02-26

中国科学家创建世界首例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

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都拥有按时间节奏调节自身活动的本领,即“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内在的时间控制系统,是生物体内多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过程波动的基础。生物节律系统在维持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如睡眠/觉醒系统、体温、代谢和器官功能等)、适应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生物节律紊乱与睡眠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糖尿病、肿瘤、以及心血管等疾病密切相关。小鼠和果

2019-02-05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5只基因编辑猴子作为生物节律紊乱动物模型

2019年1月30日/生物谷BIOON/---2019年1月24日,在两篇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的论文中,中国研究人员克隆出5只基因编辑猕猴。这两篇论文的标题分别为“BMAL1 knockout macaque monkeys display reduced sleep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和“Cloning of a Gene-

2019-01-30

世界首批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诞生

2019年1月24日/生物谷BIOON/,继2017年底在国际上率先攻克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核克隆这一世界性难题、成功诞生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第二个克隆猴“华华”之后,中国科学家又经过努力,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方法,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5只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敲除的克隆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

2019-01-24

Science:揭示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在控制昼夜节律中的新作用

2019年1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即包围并支持大脑神经元的“看护”细胞,在昼夜节律(即身体24小时的生物钟)中起着比之前理解的更重要的作用。星形胶质细胞之前被认为仅是支持调节昼夜节律的神经元,但是这项新的研究指出它们实际上能够引导这种体内生物钟的节奏,并且首次证实它们能够控制哺乳动物日常行为的模

2019-01-22

Neuron:科学家们发现大脑左右半球之间的突触连接

2019年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脑皮层中的200亿个神经元中的每一个都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数千个突触连接,从而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存在使感觉,感知,运动和更高的认知功能成为可能。而对神经科学家来说,神经元接收的突触输入的功能特性,输入的来源,以及它们在树突中的排列方式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最近发表在《Neuron》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MPFI的研究人员揭示了神经元

2019-01-21

研究发现糖鞘脂MacCer与Wnt相互作用促进神经突触生长

 脂质作为细胞膜组分和信号分子,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至关重要。多种参与脂代谢的基因突变后导致神经系统疾病。但脂质种类繁多并在合成代谢通路中相互转化,哪些脂质参与调控神经发育及其相关调控机制是神经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清实验室以传统的模式生物果蝇为材料,通过遗传筛选,发现糖鞘脂 (GSL) 合成通路中的多个基因调控神经突触的生长。进一步的遗传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