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马洪达——天津医科大学——乳腺癌及癌前病变分子生物学研究

乳腺癌及癌前病变分子生物学研究

2016-07-26

神经胶质细胞和突触的发育;   3. 神经元及其神经胶质细胞损伤保护机制的探讨。

主要研究兴趣:   1. 在位实时生物活体成像技术应用于神经发育细胞分子动力学的研究;  2. 神经胶质细胞和突触的发育;   3. 神经元及其神经胶质细胞损伤保护机制的探讨。

2016-07-26

p16/Ki-67双染检测助力宫颈癌前病变诊断

研究发现,全球99%以上的宫颈癌病例都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早期预防和治疗、并可实现治愈的恶性肿瘤。然而,HPV感染相当常见,大多数是一过性感染,会被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清除。

2016-07-18

毕国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计算规则及分子、细胞机制;2)神经网络活动的动力学性质与生理功能;3)人工神经元网络。

1)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计算规则及分子、细胞机制;2)神经网络活动的动力学性质与生理功能;3)人工神经元网络。长期目标是综合电生理、光子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模拟等多学科手段揭示认知与思维的神经基础,同时结合我校与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的学科交叉优势及国际合作,发展和应用以生物光子学、微机电系统、纳米材料等尖端技术为基础的神经物理学新方法。

2016-07-26

突触修剪失控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

一项对小鼠的研究显示,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大脑在发育过程中修剪多余突触的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 对许多人来说,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熟悉而可怕的疾病。仅仅在美国,就有约530万人受到它的

2016-06-17

狙击宫颈癌新“武器” 让癌前病变不再隐形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三大、中国女性第二大最常见的癌症。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3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每年约有15万新发宫颈癌病例,约占全球患者总数的1/3

2016-05-19

香港研究团队发现减缓阿尔兹海默症病变的蛋白IL-33

一个由香港科学与工艺大学(HKUST)领军的研究团队发现一个在人体内的蛋白能被开发成有效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AD是一个渐进式和使人弱化的脑部疾病,其在脑部以β淀粉样蛋白斑块(Aβ)和神经纤维缠结形式出现。

2016-04-29

突触发现可能导向阿尔茨海默病新疗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科学家们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脑细胞之间的连接如何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阶段被摧毁。这项工作为退行性脑病可能的疗法研究开辟了新路径。“阿尔茨海默病最

2016-03-23

PNAS:可溶α-突触核蛋白也可能引发帕金森症

最近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科研人员在PNAS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帕金森症发生原因相关的研究。 帕金森症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的运动障碍,该病一直被认为是由大脑中负责运动控制的大脑区域中神经细胞或神经元的死亡而发生。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神经元的死亡,目前仍不清楚。科研人员推测,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是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也被认为帕金森症的一个生物标志。

2016-03-17

Nature & Nat Commun:科学家首次在细胞中观察到了α-突触核蛋白的踪迹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疾病和其他神经变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疾病典型的淀粉状蛋白沉积物中以大量形式存在,但截至目前研究者并不清楚α-突触核蛋白在健康细胞中的原始状态;近日来自

2016-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