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Diabetes Care:新研究发现多种人工智能算法在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存在性能差异

2021年1月9日讯/生物谷BIOON/---糖尿病仍然是美国成人失明新病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视力下降的最常见的糖尿病相关眼病。但是,目前缺乏眼科保健提供者,这将不可能满足为这一人群提供必要的年度筛查的需求。一项新的研究考察了七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筛查算法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方面的有效性。相关研究结果

2021-01-09

神经元的特征选择性来自于激活的突触总数

2020年12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用来描述大脑的一个常见的比喻是,它由微小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组成。这些计算机中的每一台,或者说神经元,都在处理和转发来自成千上万其他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使我们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做出决定,并指导我们的行动。神经元之间的通信通过称为突触的微小连接进行,每个神经元整合这些突触的活动,形成单一的输出信号

2020-12-19

研究发现青少期应激诱导抑郁共病认知损害的GABA能突触调节机制

 抑郁症是目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伴有焦虑及认知损伤的抑郁症患者与单纯的抑郁症患者相比,在症状表现、病理生理过程和抗抑郁药物疗效方面存在差异,但其潜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有待阐明。以往研究表明,儿童青少期不良经历会增加成年后多种精神障碍的共病风险,包括抑郁、焦虑等多种形式的情感障碍以及认知损伤等。利用拟人类同伴欺侮的青少期社会挫败应激(ASDS)动物模型

2020-12-10

非典型的转亚硝基化级联反应导致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突触丢失

2020年12月8日讯/生物谷BIOON/---阿尔茨海默病影响了全球约5000万人。在一项新的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大脑中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导致突触破坏的生化级联反应,其中突触是负责记忆和认知的神经细胞之间建立的连接。这些研究结果为发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

2020-12-08

两篇Nature论文揭示Hsp70伴侣蛋白溶解α-突触核蛋白聚集物机制,有望开发针对帕金森病的新疗法

2020年11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诸如帕金森病之类的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称为淀粉样纤维(amyloid fibril)的蛋白聚集物在大脑中形成,并被认为会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然而,神经元也存在一种可以对抗淀粉样纤维甚至可以溶解已形成的淀粉样纤维的细胞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是基于伴侣蛋白---热休克蛋白70家族(Hsp70)---辅助蛋白折

2020-11-16

Lumevoq在欧盟申请上市,治疗ND4基因突变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

Lumevoq是一种腺相关病毒2载体,携带有野生型ND4基因,可恢复线粒体功能缺陷。

2020-11-05

研究揭示DNA去甲基化与阿尔茨海默病病变之间的关联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与衰老密切相关而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理较复杂。AD主要的神经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斑块和微管蛋白tau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缠结。学界研究之前的AD病人脑组织样本和模型小鼠,发现在AD神经元退行性病变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表观调控改变和功能失调,包括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作

2020-10-2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团队、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吴家睿研究员团队合作,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12-羟基花生四烯酸(12-HETE)和2-哌啶酮(2-piperidone)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尤其适合早期筛查。糖尿病发病率上升,造成社会、财

2020-10-11

Nat Biomed Eng: 新研究可快速捕捉致命脑癌中的病变细胞

近日,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工程师带领的研究小组开发的实验室测试可以准确地检测,捕获和分析成人最常见的侵袭性脑癌中最致命的细胞。

2020-10-17

eLife: 为什么a-突触蛋白能够引起不同的病理结果

蛋白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是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常见病理特征,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克雅氏病和亨廷顿氏病。

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