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成功克隆大豆雄性不育基因MS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联合国内优势单位,成功克隆了大豆遗传育种界寻觅50年的雄性不育基因MS1。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据作科所孙石研究员介绍,大豆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花器官小,人工杂交困难、效率低,不同
国家三部门将联合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
国家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家卫健委、人社部、财政部明确将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医务人员权益。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文件从保障工作条件、维护身心健康、落实待遇职称政策、加强人文关怀、创造安全的执业环境、弘扬职业精神共计6个方面
科研人员破解豆科植物在“恐龙大灭绝”时期幸存“密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2日发布消息称,该所科研人员参与的研究团队在豆科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和根瘤菌固氮共生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破解豆科植物在“恐龙大灭绝”时期得以幸存并繁衍成为被子植物最成功的类群之一的“密码”。豆科是开花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有约765属近20000种,贡献全球27%的作物产量。研究显示,豆科的祖先起源于大约距今67
研究人员绘制燕麦基因组草图并解析燕麦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CEMPS)、中科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CEPAMS)韩斌研究团队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JIC)Anne Osbourn研究团队合作完成了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二倍体燕麦Avena strigosa基因组序列草图的绘制,并完整地解
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提高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
近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陈功友课题组题为“Increasing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leaf streak in rice by editing the promoter of susceptibility gene OsSULRT3;6”的研究简报。该研究利
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负责衰老过程的基因
据以色列耶邮报信息,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近日宣布,该校科学家发起的衰老基因识别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Deborah Toiber博士发表在《衰老Aging》学术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显示,相比健康的衰老过程,病理性的衰老过程中发生了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称,部分受损的基因可以通过限制卡路里等干预措施来逆转,通过逆转某些基因损伤,可以使人健康地衰老
科研人员发现了癌症生长中的“基因合作”
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更具有临床意义的MMTV-HER2/MMTV-MED1乳腺肿瘤小鼠模型,发现MED1过表达在介导HER2+肿瘤进展、转移、肿瘤干细胞形成和治疗耐药的恶性表型中的关键作用和分子机制。
科研人员研发出基于光遗传工程化细胞的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器件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类生命机器人研发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在基于生命-机电系统深度融合的类生命机器人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出一种以光遗传工程化细胞为生物光敏感元件、以单层石墨烯为生物电子界面的类生命光电晶体管,并将其作为核心光电传感单元构建了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系统,为研发具有高性能和良好生物兼容性的新型视觉假体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相关研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新基因机制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的关键基因机制,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基因机制,解释了蛋白质SFPQ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之间的关联。SFPQ还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包括额颞叶痴呆(FTD)和阿尔茨海默氏病。SFPQ是一种蛋白质,可调节神经系统中称为神经元的
研究人员从单细胞水平揭示造血干细胞扩增的动态图谱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生物学特征,既可以维持其自身在造血组织中的恒定数量,又能向红系、粒系、巨核系和淋巴系等多种血细胞分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应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临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然而,造血干细胞来源不足,限制其广泛应用。因此,如何模拟体内造血干细胞扩增并实现临床转化应用备受关注。斑马鱼造血干/祖细胞(H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