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流感病毒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或引发新一轮流感大流行
流感已经影响了人类超过6000年了,其会定期造成疾病大流行,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发期间,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惹祸的是细菌,直到1931年美国内科医生Richard Shope鉴别出了流感病毒,当年的流感大爆发才算找到了元凶。那么这种病原体是如何设法存活这么久的?为何我们无法彻底击败它?答案就是流感病毒是一种会快速且有规律发生变化的病毒。
转基因小鼠预言新流感病毒
德国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转基因小鼠,这种小鼠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发现新的可能导致全球流行病的流感病毒株。在一项研究中对小鼠进行了描述。“禽流感病毒在体内逃避 MxA 蛋白限制需要病毒核蛋白具有人类特征”这将于 4
Immunity:青蛙粘液中的一种宿主防御肽可杀死众多流感病毒毒株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在印度南部的一种色彩鲜艳的网球大小的青蛙物种Hydrophylax bahuvistara中,一种“宿主防御肽(host defense peptide)”能够消灭多种流感病毒毒株。
开发出可对新型流感病毒爆发流行预警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题为“In vivo evasion of MxA by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requires human signature in the viral nucleoprotei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的研究人
Chem Sci:利用血糖仪15分钟内检测流感病毒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快速的、准确的和廉价的测试方法:利用手持式血糖仪检测流感病毒。这种测试方法能够在15分钟内检测出流感病毒感染是否存在。
世卫:H7N9禽流感病毒可持续人际传播风险低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项目"负责人张文庆1日在日内瓦通报中国H7N9禽流感疫情的最新情况时指出,本轮疫情中发现的H7N9病毒出现了新特征,但总体来说病毒可持续性人际传播风险低。张文庆当日在世卫组织总部举
J Immunol:新型疫苗有望预防流感病毒
利用树突状细胞识别特定抗原物质能够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尽管树突状细胞靶向抗原的主要作用是增强T细胞反应,但许多研究也表明这一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抗体的产生水平。事实上,不仅特异性与MHC-II分子识别的抗原物质,而且与CD11C,CD180等表面受体结合的分子也能够显著增强抗体的反应。然而,抗体产生的多少取决于受到激活的受体种类。
世卫:没有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可持续人际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17日表示,近来中国再次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但还没有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具备持续性人际传播能力,减少接触感染病毒的活禽与关闭相关活禽市场是疫情防控关键。
科学家发现流感药物可治疗寨卡病毒感染
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三种抗流感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寨卡病毒感染人体细胞。这个结果为发展广谱的抗病毒药物或者组合治疗寨卡病毒及其他病毒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Sci Rep:升级版外科口罩或能杀灭诸如流感等空气传播的病毒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来处理常见的外科口罩,以便其能够有效诱杀空气传播的病毒,研究者Hyo-Jick Choi教授表示,在流感或很多致死性病毒,比如SARS和MERS爆发期间,很多人都会佩戴一种简单的外科防护口罩来抵御病毒的感染,但问题就是这种口罩并不能用来抑制病毒的传播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