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文章解读诱发自闭症发生的风险因素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以下简称自闭症)是一类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发病率占普通人群的1%。自闭症患者临床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行为方式刻板重复及兴趣狭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如今已成为需要迫切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诱发自闭症的致病原因复杂多样,除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竟与这些因素相关!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发表的多篇研究成果,告诉大家哪些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有关,分享给大家!【1】Heart:单身狗又被暴击了!婚姻竟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和中风doi:10.1136/heartjnl-2018-313005 doi:10.1136/heartjnl-2018-313469一项最近发表在《Heart》上的新研究发现婚姻也许可以保护人们免患心脏
Nat Med:科学家发现决定免疫检查点疗法抗癌疗效的关键因素
2018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内刺激性树突状细胞(stimulatory dendritic cells,SDCs)在刺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促进对抗癌症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调节SDCs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富集情况的机理将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图片来源:NIH为此,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人黑素瘤
多篇文章解读影响男性生育力的诸多因素!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很多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因素,比如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就发现,肥胖或会明显降低男性的生育力;而且还有研究人员发现,长期服用镇痛药布洛芬或会降低男性的生育力;本文中小编就盘点了近期多篇亮点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男性生育力关联性研究进展,分享给大家!【1】Front Physiol:胖子们注意啦!中国科学家发现肥胖或会明显降低男性的生育力doi:10.3389/fphys.2017.01
研究发现个体对社会互动时长的知觉反映其社会特质及体内催产素水平
“把手放在热炉上,一分钟漫长如一小时。和美丽女士共度时光,一小时却快如一分钟”。爱因斯坦在解释相对论时的戏言,生动地描绘出人类所知觉到的主观时间与物理世界的客观时间之间的偏差。大脑无法直接获取客观时间,只能借由外部事件的内在神经表征推断时长,一般认为,主观时间知觉会受到表征感觉刺激的神经能量的影响,客体的大小、亮度、速度等属性均可以引起时间知觉的偏差。人是知觉的主体,人本身的特质对于时间知觉会产生
你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大脑的健康?
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8年以来的相关重要研究,共同解读影响大脑健康的诸多因素,分享给大家!【1】简单地改变生活方式就能够改善大脑健康 有效应对诸如痴呆症等大脑疾病新闻阅读:We can change our brain and its ability to cope with disease with simple lifestyle choices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的预期寿命发生了明显的增加
Science:我们能够解决农药抗药性的社会困境吗?
2018年5月22日/生物谷BIOON/---为了减缓杂草和害虫对除草剂和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进化进程,政策制定者应当为针对几种有前景的未经测试的减缓害虫进化的方法开展的大规模的景观水平(landscape-level)的研究提供资源。鉴于新的基因组和技术创新可用于比较阻止杂草和昆虫产生抗药性的策略的效果,这些景观水平的研究如今变得更加可行。这就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针对杀虫剂抗药性在Scienc
社会办医遍地开花,政策开放史无前例
在我国居民医疗健康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这一政策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政策指引。结合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和部署,满足老百姓对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健康需求,推进分级诊疗、医联体和家庭医生建设,引入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健康服务机构,补足健康服务业短板,并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纵深推进,社会办医的价值才会得以彰显。4月20日,2018社会办医疗机构创新峰会在上
遗传和环境因素似乎对富人和穷人孩子学习的影响是相同的
2018年4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40多年前,心理学家桑德拉-斯卡尔(Sandra Scarr)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即遗传因素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与其家庭收入有关,家庭越富裕,其基因对大脑发育影响的程度越大。随后研究人员将这种先天与后天(遗传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争论,他们想知道在不同的环境中先天的条件(即遗传)到底有多重要,自那以后,研究者Scarr所进行的研究就受到了其它
血流或是决定肿瘤转移的主要因素!
2018年4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猜想血流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一项在斑马鱼和人体内进行的最新研究证明循环血流影响着循环肿瘤细胞(CTCs)最终被血管抓住并进入组织的位置,也就是癌症形成转移灶的位置。图片来源:Jacky Goetz et al.在一篇近日发表在《Developmental Cell》上的研究中,来自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所(I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