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离子通道蛋白竟然是甲流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受体
2018年5月30日讯 / 生物谷BIOON /——经过10余年的研究,一个研究团队终于发现了增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关键受体分子,为开发抗甲型流感病毒新药提供了新的靶点。图片来源:Fujioka Y. et al., Cell Host当病毒颗粒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分子上时,这个细胞就开始被感染。病毒颗粒随后会劫持细胞成分进入细胞内部并复制,从而造成感染。尽管研究了十余年,但是甲型流感病毒(IAV)
钙调蛋白功不可没!
2018年4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心脏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5)在维持规律的心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Nav1.5发生突变会引起致命的心律失常。Nav1.5对钙离子感受蛋白钙调蛋白(CaM)很敏感,但是CaM对Nav1.5发挥作用的精确机制却还不清楚。在一项最近发表在《Structure》上的研究中,Christopher Johnson博士和Walter Chazin博士以
钙与维生素D的健康“二重奏”效应
2018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常常会注意补充钙质元素,但事实上钙在机体内的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另外一个重要元件,那就是维生素D。大部分成年人每天都至少需要补充1g的钙元素,而对于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来说则范围较广,目前推荐的范围是每天600IU(国际单位,International Units),而要想起到促进骨骼健康的效果,每天的补充剂量要达4000IU。(图片来源:www.
科研人员研制出多孔碳酸钙为载体的纳米缓释农药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研制出一种以多孔碳酸钙为载体的纳米缓释农药,可显着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已被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接收发表。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其中农药对防御
Nat Commun:钙在帕金森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2018年2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研究者们发现大脑中钙的水平的上调会导致毒性物质团块的形成,而这则是帕金森症的发病标志。在这项由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者们做出的研究中,作者发现钙能够介导神经末梢细胞膜微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对于大脑神经信号的传递,同时也影响了帕金森症发病关键蛋白alpha-synuclein的活性。大脑中钙水平的过高或者alpha-synuclein蛋白水平
研究解析溶酶体钙离子通道TRPML3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离子通道药物研发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以Cryo-EM structures of the human endolysosomal TRPML3 channel in three distinct states为题,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研究人员通过使用
Neuron:第六种味觉—新研究促进关于“钙的味觉”的科学理解
2018年1月8日/生物谷BIOON/--钙是一把双刃剑。过多或过少摄入这一必须元素所带来的危险性相当,无论在人体还是小鼠还是果蝇中都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钙的感知是重要的。虽然它不能归入已知的舌头受体能分辨的五种味觉--甜,酸,咸,苦和鲜味,但是人类能尝出它的味道,并描述为微微的苦和酸味。最近,一项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和韩国的合作者的新研究表明,果蝇(Drosophila mel
Nature:揭示出人上皮细胞钙离子通道TRPV6的三维结构
2017年12月2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首次获得一种能够让上皮细胞吸收钙离子的膜孔的详细结构图片。这一发现可能加快开发校正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存在关联的钙离子摄取异常的药物。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2月2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Opening of the human epithelial c
Nat Commun:研究揭示磷脂合成关键蛋白甘油3-磷酸脂酰转移酶的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典范研究组、上海科技大学赵素文研究组合作,最新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committed step of bacterial phospholipid biosynthesi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解析了PlsY蛋白与底物、产物的共结晶高分辨
植物染色体组蛋白磷酸化研究取得进展
组蛋白磷酸化修饰与着丝粒功能的建立、维持相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研究组从2010年开始从事玉米、小麦H2A和H3的磷酸化修饰与染色体取向、分离等功能研究。由于植物染色体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得到部分不同于酵母及人类的结果。H2A磷酸化激酶Bub1的定位及细胞周期变化,结合RNAi与H2A磷酸化信号变化,在玉米特殊的微小染色体、减数分裂突变体中发现这一复合物与减数分裂I染色体着丝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