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蛋白质组和磷酸化组分析揭示化疗药物耐药性和糖酵解过程的联系
景杰编者按:靶向药物具有特异性好、毒副作用少的特点,在对癌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肿瘤对靶向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却是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全面系统地理解耐药性产生的机理是当前癌症研究的热点之一。
《细胞》报道没有磷酸盐也能有生命
生命起源的一个大秘密是,在没有磷酸盐的早期地球上,磷酸盐如何成为遗传和细胞新陈代谢机制的基本建构模块。近日,刊登于《细胞》期刊的研究显示,科学家使用系统生物学方法解开了这个古老谜题,数据证据显示
Nature:斯坦福发现新抗原靶点,个体化治疗淋巴瘤
癌症体细胞在突变后可以产生用于区分恶性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neoantigens)。然而,在肿瘤研究领域,如何在个体化层面鉴定这类新抗原和相关验证仍然是一巨大挑战。近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下属
上海生科院发现胞外信号通过ERK激酶磷酸化Lin28调控P19细胞增殖及分化
2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大明研究组题为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ERKs) Phosphorylate Lin28a
研究发现胞外信号通过ERK激酶磷酸化Lin28调控P19细胞增殖及分化
2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大明研究组题为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ERKs) Phosphorylate L
Cell Rep:靶向癌细胞内一种磷酸酶或可治疗癌症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影响肿瘤生长的一个新机制。肿瘤内部缺氧环境不仅能够刺激增殖还会影响PHD2这种蛋白使其无法发挥“癌细胞杀手”的功能。研究人员发现想要重新恢复PHD2的功能可以通过阻断PP2A/B55这种酶的作用,进而延缓肿瘤生长。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
新研究揭开了二磷酸盐为骨折背的“黑锅”!
过去关于成骨不全症(OI)的研究表明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二磷酸盐可能与非典型股骨骨折有关。然而一项关于119名儿童的最新回顾性研究却表明这类骨折与OI的严重程度相关,与使用二磷酸盐无关。
中国学者发现磷酸化p38α在蛋白酶体损伤中对细胞存活的重要作用
近日,国际神经生物学重要学术期刊Molecular Neuro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乐卫东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 Central Role for Phosphorylated p38α in Linking
J Immunol:Nur77是淋巴细胞抗原特异性激活的分子标志物
抗原特异性T细胞与B细胞的识别对于人类的自身免疫疾病,癌症,器官移植等疾病的早期发病的理解以及开发对应的治疗方案都是十分重要的。炎症组织浸润的淋巴细胞类型是多样的,它们的激活不仅引来直接的抗原刺激,还需要I型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的参与。
tau蛋白磷酸化起初是为了保护神经元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示了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细胞过程,推翻了之前持有的关于这种疾病如何产生的观点,并且为开发能够阻止或延缓它的进展的新治疗方案打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