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化修饰在炎症小体活化和调控中的作用和机制综述发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和医学学部、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周荣斌、江维受邀在Cell旗下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上发表了题为Control of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by Phosphorylation 的综述性文章,系统总结和讨论了磷酸化修饰在炎症小体活化和调控中的作用和机制。炎
研究发现分泌途径磷酸化调控内质网氧化还原稳态的新功能
EMBO Journal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志珍课题组的研究论文:Secretory kinase Fam20C tunes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dox state via phosphorylation of Ero1a。该研究发现分泌途径激酶Fam20C可通过磷酸化内质网巯基氧化酶Ero1a来调控内质网的氧化还原稳态,首次建立了蛋白
肌醇六磷酸是HIV-1组装和成熟所必需的
2018年8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特拉华大学、密苏里大学、德国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奥地利科技学院的研究人员提供了HIV-1病毒结构是如何组装的新细节,这一发现为治疗这种病毒感染提供了潜在的新靶标。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8月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ositol phosphates are assembly
Science:利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阐明阿片类药物在大脑中激活的信号通路
2018年6月28日/生物谷BIOON/---阿片类药物是作用于大脑中的强效止痛药,但它们具有一系列有害的副作用,包括成瘾。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MPIB);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因斯布鲁克大学;美国天普大学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工具,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大脑对阿片类药物作出的反应。他们利用质谱法确定了大脑的五个不同区域中的蛋白磷酸化---蛋
脑蛋白磷酸化可能是关键
2018年6月17日/生物谷BIOON/---长时间醒着能够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对睡眠的需求持续地在增加。睡眠随后通过分子生物化学变化来让大脑保持清醒。这些变化影响神经元可塑性和大脑功能,但是“睡意(sleepiness, 也译作睡眠需求)”的分子基础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中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构
Cell:体内唾液酸化作用可将有害抗体变为有益抗炎抗体
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一种方法,能将体内有害的自身抗体(autoantibody)直接转变成抗炎抗体(anti-inflammatory antibody),初步测试显示,这种技术在自身抗体诱导性疾病小鼠模型中成功减轻了炎症。这项技术由MGH风湿病、过敏症及免疫学部免疫学和炎症性疾病中心Robert Anthony博士实验室开发,涉及利用酶将半乳糖和唾液酸连接到
Cell:体内唾液酸化作用可将有害抗体变为有益抗炎抗体
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一种方法,能将体内有害的自身抗体(autoantibody)直接转变成抗炎抗体(anti-inflammatory antibody),初步测试显示,这种技术在自身抗体诱导性疾病小鼠模型中成功减轻了炎症。这项技术由MGH风湿病、过敏症及免疫学部免疫学和炎症性疾病中心Robert Anthony博士实验室开发,涉及利用酶将半乳糖和唾液酸连接到
Nat Commun:研究揭示磷脂合成关键蛋白甘油3-磷酸脂酰转移酶的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典范研究组、上海科技大学赵素文研究组合作,最新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committed step of bacterial phospholipid biosynthesi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解析了PlsY蛋白与底物、产物的共结晶高分辨
植物染色体组蛋白磷酸化研究取得进展
组蛋白磷酸化修饰与着丝粒功能的建立、维持相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研究组从2010年开始从事玉米、小麦H2A和H3的磷酸化修饰与染色体取向、分离等功能研究。由于植物染色体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得到部分不同于酵母及人类的结果。H2A磷酸化激酶Bub1的定位及细胞周期变化,结合RNAi与H2A磷酸化信号变化,在玉米特殊的微小染色体、减数分裂突变体中发现这一复合物与减数分裂I染色体着丝粒的
终于鉴定出具有微管蛋白去酪氨酸化活性的酶!
图片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2017年11月18日/生物谷BIOON/---可逆的α-微管蛋白去酪氨酸化在微管动态变化、微管功能和缺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管缺陷与癌症、大脑功能障碍和心肌病相关联。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找将酪氨酸从细胞骨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切割下来的酶,即微管蛋白酪氨酸羧肽酶(tyrosine carboxypeptidase, TCP)。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