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Phy J:磁性纳米颗粒能够“燃烧”癌细胞
2019年4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就目前来讲,一些类型的癌症,如胰腺,脑或肝脏肿瘤等,仍然难以用化学疗法,放射疗法或手术治疗,进而导致患者的低存活率。值得庆幸的是,正在出现新的治疗方法,例如通过将纳米粒子注入肿瘤细胞来加热肿瘤。在《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作者等人利用磁性材料将热量传递给肿瘤,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对破坏
研究合成用于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磁性铁蛋白纳米颗粒
磁共振成像(MRI)因其具有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无创伤性已成为现代医学临床影像诊断中使用的一项重要技术。高品质磁共振造影剂是增强磁共振成像效果的关键环节。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诊断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术,特别是利用安全高效造影剂来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MRI造影剂按照作用原理可分为纵向弛豫(T1)造影剂和横向弛豫(T2)造影剂。目前临床上使用的T1磁共振造影剂
揭示间日疟原虫通过劫持人转铁蛋白受体入侵红细胞
2018年1月8日/生物谷BIOON/---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在世界上广泛分布,当前给全球人类健康造成巨大负担,是非洲以外国家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的疟原虫,每年导致1600万例以上的临床病例。这种疟原虫能够在数月内潜伏在肝脏中,而不会引起任何症状,这使得它很难治疗。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德国、英国、泰国、巴西和新西兰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间日疟原虫
地质地球所在优化人源磁性铁蛋白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
人源磁性铁蛋白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医学应用价值的超顺磁性纳米材料。利用基因工程重组的人铁蛋白H亚基是模板仿生矿化合成的纳米颗粒,具有分散性好、粒径均一、磁性强、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尤其是它们还具有天然的肿瘤靶向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等功能。前期研究发现,人源磁性铁蛋白在肿瘤的核磁影像和病理分析中可实现高灵敏成像或染色,在生物医学领域已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如何通过优化磁性
尿转铁蛋白,比尿微量白蛋白更能早期肾损伤标志物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及高血压引起肾早期损伤的指标已经被许多临床医生所公认,那么我们是否能够从现成的检测项目中找到一种比尿微量白蛋白更早诊断肾损伤的项目作为肾早期损伤的指标呢?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下面这个病例。
Nat Commun:铁蛋白和老年痴呆有关系?!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墨尔本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高水平的铁蛋白或许和个体轻度认知损伤向阿尔兹海默氏症过渡直接相关。
Cell Transplant:磁性纳米颗粒增强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
2012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磁性纳米颗粒能够正向地影响移植的干细胞的靶向运送。两项刊登于当前一期Cell Transplantation期刊上的研究证实利用这种纳米颗粒如何提供更好的细胞停留能力。
Ventria Bioscience公司收购Meristem Therapeutics公司的重组乳铁蛋白知识产权
科罗拉多州FORT COLLINS--(美国商业资讯)--Ventria Bioscience公司宣布,已经与法国生物技术公司Meristem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协议,由Ventria Bioscience公司收购Meristem Therapeutics公司开发的重组乳铁蛋白相关的全部知识产权。
Nat Methods:利用磁性纳米颗粒同时控制上千个细胞
2012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亨利-萨缪理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利用比人头发宽度小大约1000多倍的微小磁性纳米颗粒,他们就能够操纵上千种如何发生分裂、改变外形和产生指状的扩展。研究人员说,这种新的工具能够被用于发育生物学中来理解组织如何发育,或者用于癌症研究中来发现癌细胞如何移动和入侵周围的组织。
The FASEB J:开发出新型磁性纳米颗粒基因运输方法来治疗人类疾病
2013年6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支架成型术可以拯救患者的生命,但是其通常具有副作用以及某些并发症,比如引发动脉狭窄以及血栓形成等。刊登在近日的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纳米颗粒基因运输法来克服当前基因载体疗法的限制,以及预防进行支架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