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重庆发现内地首例猴痘确诊病例,近岸蛋白备好了猴痘抗原/抗体/分子诊断酶等原料

9月16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外发布消息称:重庆市确诊 1 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经过检测,该病例感染的猴痘病毒属于西非系B.1支。

2022-09-22

《柳叶刀·精神病学》:迄今最长最全的研究发现,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在确诊前5年患多种慢性疾病风险就已增加!

众所周知,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和其他非器质性精神疾病)患多种慢性疾病的概率较高[1],这也导致了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预期寿命较短[2]。

2022-08-29

Cell:在新冠确诊初期预测哪些患者出现新冠长期后遗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了几个可以在COVID-19诊断的初始时测量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预测患者是否有可能发展为新冠长期后遗症。这些“PASC因素”是某些自身抗体、预先存在的2型糖尿病、血液中的SARS-CoV-2 RNA水平和血液中的EB病毒DNA水平。

2022-01-31

EHJ:确诊乳腺癌后,房颤风险或会翻倍?!

  众所周知,房颤是血栓相关疾病和心血管相关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过去的20年间,房颤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在确诊癌症的患者中。乳腺癌是一种在女性中高发的癌症。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乳腺癌治疗方式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然而,不断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却成为乳腺癌患者获得最佳预后的限制因素。虽然我们已经知道,在非癌症人群中,房颤有着较差

2022-01-17

JNCI:肺癌确诊五年内又长出一个原发肺癌,究竟有多可怕?

随着肺癌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被发现,肺癌的生存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有研究表明,存活下来的肺癌患者发生第二原发性肺癌(SPLC)的机率很高,比原发性肺癌(IPLC)高4-6倍。SPLC不同于肺癌复发,是指在对IPLC根治后新发生的原发性肺癌,其癌细胞来源或类型不同于IPLC。目前大部分指南和研究关注的都是肺癌和肺癌复发,对SPLC的相关信息知之甚少。既

2022-01-23

Nat Med: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准确诊断人类的前列腺癌

来自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共同完成了一项关于用于诊断和对前列腺癌进行评级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国际验证,研究人员发现,AI系统或能与病理学家一样,识别并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组织样本中的前列腺癌进行识别和分级,因此AI系统或许有望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引入到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去。

2022-01-20

Immunity:确诊后立即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降低HIV患者的癌症风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路德维希-玻尔兹曼罕见与未诊断疾病研究所(LBI-RUD)和奥地利科学院CeMM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HIV感染者开始ART治疗的时间可以影响肿瘤产生。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22日在线发表在Immunity期刊上。

2021-11-30

卵巢癌术前精确诊断研究取得进展

 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是妇科恶性肿瘤,依据其细胞来源可分为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和非上皮性卵巢癌。其中,EOC发病人数占原发OC的90%。EOC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其预后差,五年生存率仅为35%。与之相对地,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Borderline Epithelial O

2021-10-22

中国科学家团队研究:40岁左右确诊高血压,患痴呆症的风险最高!

 在过去,高血压通常是老年人的“专有”疾病。如今,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饮食与生活习惯不断恶化,高血压已在中年人群中蔓延,早发性高血压患者势越来越多。近日,发表在《柳叶刀(Lancet)》上一项迄今为止关于全球高血压趋势的最大规模研究发现,在过去30年里,30-79岁的成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的人数从6.5亿增加到12.8亿,其中超过7亿人不知道自己患有

2021-10-14

哈尔滨新增确诊病例基因测序结果公布

24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哈尔滨市卫健委副主任柯云楠通报了哈尔滨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9月23日0时-24时,哈尔滨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例,均在巴彦县。根据目前已检出病例基因测序情况看,显示为德尔塔毒株,相关流调溯源工作正在国家和黑龙江省疾控专家指导下,紧张有序开展,如果有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新增确诊病例均是在集中隔离医

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