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当前生物技术以全新速度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浪潮,全球生物经济每5年翻一番,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正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版图的变革力量。生物经济成为我国继信息经济后新的国家战略,也是各主要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多年积累,作为生物经济最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医药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等特点,但一旦获得重磅创新成果,则企业销售额会迅速爆发性增长
罗氏公布Hemlibra广泛临床项目数据,显示持久疗效、安全及生活质量获益
2019年07月10日/生物谷BIOON/--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近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2019年第27届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年会(ISTH2019)上公布了血友病新药Hemlibra(emicizumab)多项关键研究的新数据。此次会上,罗氏总共呈现来自其血友病项目的21份摘要,包括5份口头报告。来自4项关键性HAVEN临床研究的数据,证实了Hemlibra在体内存在或不存在因子VI
睡眠质量较差或与营养物质摄入水平不足有关
2019年6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许多美国人的睡眠量低于建议的睡眠量,而且很多人也并不会摄入推荐剂量的重要维生素和矿物质,近来有研究表明睡眠或许和营养物质的摄入之间存在一定关联。这项研究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计划(NHANES)的数据,该计划是美国成年人的全国代表性数据。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研究者指出,与每晚睡眠超过7个小时的人群相比(美国CDC),平
全球首个长效C5补体抑制剂Ultomiris获批,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2019年07月04日/生物谷BIOON/--Alexion是一家致力于罕见病新药研发的美国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Ultomiris(ravulizumab),该药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每8周给药一次的长效C5补体抑制剂,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成人患者。在美国,Ultomiris于2018年12月获得FDA批准,用于PNH成人患者的治疗。值得一提的是
哈佛研究:睡眠不足时,可能是真的
熬夜伤身,众所周知。很多研究也已经表明,睡眠剥夺对健康和认知表现有害。但难免有忙得不可开交的日子,挑灯夜战之时,想必很多人也听过这样的劝说:“早点睡,明天起来再做。那么,在不得不压缩睡眠时间的“悲惨”情况下,究竟是熬到深夜再睡,还是先休息再赶早更科学?图片来源:pixabay一项来自哈佛医学院的最新研究带来了有悖常识的发现,对于睡眠时间不足的年轻人来说,熬夜的影响反倒更少。这项研究也在近期的SLE
2019中国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日程公布
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定于2019年07月27-2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2019中国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BioMed China:Quality & Innovation 2019)。大会主题:上市竞争、医保报销和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下生物制药产业挑战与机遇。会议介绍近一年来国际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令人瞩目。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解决方案不断涌现,特别是肿瘤免疫和细胞免疫疗法取得进一步进展。
全球首个长效C5补体抑制剂Ultomiris获批,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2019年06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Alexion是一家致力于罕见病新药研发的美国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MHLW)已批准Ultomiris(ravulizumab),该药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每8周给药一次的长效C5补体抑制剂,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成人患者。在美国,Ultomiris于2018年12月获得FDA批准,用于PNH成人患者的
4万人6年研究提醒:睡眠中人造光线越强越容易发胖
“人类生来就更适应昼夜分明的自然环境。”听过熬夜让人胖,压力催人肥,但你有想过,即便好好睡觉、睡着了也可能会发胖吗?这似乎不科学?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大型研究就首次发现,夜间睡眠环境中的人造光线与体重增加有关,研究结果最新发表于JAMA Internal Medicin。以前有研究表明,夜班工作的人群容易发胖。对于普通人群而言,夜间人造光线的暴露强度虽然远远更低,但习
拜耳darolutamide有效延缓疾病相关症状恶化并维持生活质量
2019年06月05日讯 /生物谷BIOON/ --德国制药巨头拜耳(Bayer)近日在芝加哥举行的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了前列腺癌新药darolutamide关键性III期ARAMIS研究的探索性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在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患者中,与安慰剂+雄激素剥夺疗法(ADT)相比,darolutamide+ADT显著延缓了疾病相关症状的恶化。经
评述: 快速检测支原体的核酸扩增技术在生物制剂的质量控制和批次放行测试中的应用
支原体属于细菌,但它们缺少细胞壁,这使得它们比传统的细菌更加“形态多变”。鉴于支原体在细胞形态上的可塑性和较小的细胞尺寸,它们能够通过0.1微米的除菌过滤器。它们普遍存在于人类、动物和植物中,因此生物制药生产过程或研发中使用的任何来自动物或植物的原料潜在地含有支原体。此外,一些支原体甚至能够通过形成生物膜在环境中长期存活。因此,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细胞培养原材料是它们的潜在污染源,加之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