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Pathog:新研究揭示细菌蛋白在促进病毒增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了六种细菌效应蛋白,它们能让所有四种虫媒病毒在飞蛾细胞内增殖。虽然这四种虫媒病毒都能在人体细胞内进行一定程度的复制,但通过改变人体细胞的基因来产生这些细菌效应蛋白,却能大大提高病毒的增殖能力。
BioDesign Res:科学家有望利用细菌选择性靶向作用肿瘤细胞从而治疗人类癌症
为了克服细菌载体固有的局限性,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特殊的大肠杆菌菌株—C@ECN-PL作为他们抗癌药物的新运输平台。
Cell:新研究指出在遭受压力时,小鼠大脑会向肠道发送信息,从而减少有益细菌的水平
新研究发现,当小鼠感到压力时,它的大脑会向布氏腺发出信号,导致一种细菌被消灭,从而防止炎症和不必要的免疫反应。
J Extracell Vesicles:霍乱弧菌的细菌细胞外囊泡(BEV)相关蛋白ObfA调节群体感应调节剂HapR的活性
该研究阐明了霍乱弧菌中一种新的基于bev的种内通讯,该通讯通过一个涉及HapR、csr级联和bev相关蛋白ObfA的新调控途径影响生物膜的形成和定植适应性。
Nature: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噬菌体重新合成NAD+以对抗细菌免疫系统
这项研究表明,病毒(噬菌体)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免疫逃逸策略,它们能够重新构建被细菌的抗病毒防御系统耗尽的NAD+,从而克服宿主(细菌)免疫。
Cell重磅发现:不是肠道细菌,这种肠道共生原生动物通过重塑肺部免疫,决定呼吸系统疾病预后
该研究发现了肠道与肺部之间的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通路,肠道共生原生动物Tritririchomonas musculis(T.mu)通过重塑肺部免疫环境,对呼吸系统健康产生有益和有害的影响。
Nature:揭示一种新的细菌免疫系统通过改变噬菌体的尾部来挫败噬菌体入侵
这些作者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免疫系统,它含有一种泛素样蛋白(ubiquitin-like protein),该蛋白的结构与人类免疫系统中较为神秘的蛋白之一——ISG15,十分相似。
下午5点后不吃饭,可改善脂肪肝,北大团队证实,肠道细菌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无论是扭链瘤胃球菌的定植还是口服HMP补充剂,都可以改善MASH小鼠模型中的炎症和纤维化。这些发现确定了扭链瘤胃球菌及其代谢产物HMP是治疗代谢紊乱的潜在限时进食模拟物。
PLoS Biol:科学家开发出有望抵御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随机抗菌肽类混合制剂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抗菌肽而言,使用随机抗菌肽混合制剂所产生的耐药进化风险要低得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防止细菌对其它疗法产生交叉耐药性,同时还能保持(甚至改善)其对药物的敏感性。
Nature子刊:自带细菌孢子的塑料,在废弃后“吃掉”塑料,减少污染
研究团队表示,含细菌孢子的聚氨酯塑料或能取代传统的不可回收热塑性聚氨酯,成为一种有环保潜力、机械韧性强且可快速降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