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可在人体皮肤表面上存活9个小时,突显保持良好手部卫生的重要性
2020年10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SARS-CoV-2病毒表面装饰着多个拷贝的S蛋白。S蛋白在这种病毒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结合,使得这种病毒能够进入宿主细胞并开始复制,从而造成广泛的损害。今年3月,美国科学家在NEJM期刊
新冠病毒在人类皮肤上可以存活9个小时
2020年10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冠状病毒SARS-CoV-2在人体皮肤上的活性可以保持9个小时,这一发现表明需要经常洗手以对抗COVID-19大流行。相比之下,作为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流感病毒在人类皮肤上存活的时间约为1.8小时。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Nature:测量单个皮肤细胞中积累的DNA突变可预测黑色素瘤风险
2020年10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新的检测单个皮肤细胞中DNA突变的研究,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早在发现任何可疑的痣之前,就可以估计最致命的皮肤癌---黑色素瘤---的风险。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genomic landscapes of individual me
eLife:新研究有助于将皮肤细胞年轻化
近日,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关键的遗传因素,使成年皮肤能够像新生婴儿的皮肤一样自我修复。该发现对更好地治疗皮肤伤口以及预防皮肤的某些老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银屑病不只是皮肤病,它还会让你疾病缠身!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增殖性皮肤病,其特点为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由于临床主要表现为红斑,鳞屑,被称为‘上帝的纹身’。正如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和银屑病专委会主席、现任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张学军教授所说,“银屑病患者身上的皮疹就像盔甲一样紧紧地包裹着身体,让人生不如死。”
Science:自制的COVID-19疫苗充满了法律、伦理和公共卫生问题
2020年9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2020年9月17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一篇标题为“Self-experimentation, ethics, and regulation of vaccines”的文章,开发自制COVID-19疫苗的用心良苦的“公民科学家(citizen scientists)”可能认为他们是在为自己接种疫
为肺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使用液体活检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靶向疗法和癌症免疫疗法的兴起,在接受治疗之前对肿瘤进行基因检测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例,目前已经有十多种靶向疗法获批治疗晚期NSCLC患者,而且了解患者是否携带EGFR和ALK基因变异也成为判断他们是否适合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的重要因素之一。治疗指南推荐将对NSCLC患者的肿瘤进行基因检测作为治疗决策的一部分。检验患者血液中
Nature:蝗虫问题,比你想的更严重
2020年8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在冠状病毒之外,许多国家正在应对第二种危险的瘟疫。自2019年底以来,大群沙漠蝗虫(Schistocerca gregaria)一直在东非、中东和亚洲西南部吞噬农作物。这是一些地区70年来最严重的蝗虫危机。沙漠蝗虫的激增与异常的暴雨和阿拉伯半岛上的热带气旋有关,已经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也门和印度产生了
Nature子刊综述:新冠疫苗的后期临床开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就是控制疫情的首要策略之一。在全球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人员的努力下,新冠候选疫苗的开发可算得上“日新月异”。几乎每天都有候选疫苗开发项目诞生,或者公布临床前或临床期的新进展。日前,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的学者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发布了对新冠疫苗研发管线的盘点。CEP
暴露安全问题 Akebia的vadadustat三期慢性肾病贫血症试验失败
日前,Akebia Therapeutics宣布了III期心血管计划中的一项试验PRO2TECT的结果。结果显示,该试验达到了主要的疗效终点,却错失了安全终点。PRO2TECT有两项研究,分别是Correction和Conversion,旨在比较vadadustat与安进的darbepoetin alfa(Aranesp),在用于治疗成人慢性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