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 | 同济大学秦环龙/许谦/李宁揭示供体和受体的微生物亚种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有效微生物群转移和临床结果
该研究表明,有效的微生物群转移涉及供体和受体微生物之间广泛的相互作用,这些微生物通常具有系统发育上的差异。
Science子刊:开发出荧光引导的光免疫疗法来治疗转移性癌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抗击转移性癌症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成功地将三种前沿的光免疫疗法(photoimmunotherapy)技术结合在一起,以帮助防止癌症的扩散和复
Molecular Cancer: 一个成熟的原癌基因BCL3在癌症中的多重作用
研究者回顾了证明BCL3在一系列实体肿瘤类型中调节癌症生物学和治疗反应的信号通路转录网络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直接证据,并提出了BCL3的共同作用机制。
人工智能工具iStar助力癌症精准病理学发展
一种新的人工智能工具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解释医学图像,帮助临床医生节约时间和精力,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疾病诊断和图像解释等关键方面。
华中科技大学王维民/褚倩/吕付佳发现膳食中反油酸促进肿瘤抗原呈递和癌症免疫
该研究证明了ACSL5以CTLs依赖的方式作为肿瘤抑制因子。ACSL5缺陷损害肿瘤抗原呈递,导致对CTLs介导的细胞毒性和PD-1阻断治疗产生耐药性。
Nature:忘掉肺癌、乳腺癌或前列腺癌,持续百年的癌症命名方式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精准肿瘤学对于根据产生肿瘤的器官和肿瘤的发展对癌症进行分类的分歧越来越大,精准肿瘤学提倡用肿瘤和免疫细胞的分子谱指导治疗。
Mol Ther:科学家识别出一种新型机制有望增强检查点阻断癌症免疫疗法的潜力
来自利物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免疫系统如何来帮助改善癌症治疗,随后他们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或能帮助并开发更好地癌症疗法。
《柳叶刀》子刊:每16人就有1人会死于胃肠道癌症!中国科学家发布首个全球胃肠道癌症的终生患病和死亡风险数据
这个研究还发现与人类发展指数较低的国家相比,人类发展指数极高的国家患胃肠道癌症的风险高出4.4倍,而死于胃肠道癌症的风险高出3.2倍。
科学家提出基于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评估肺癌患者预后的新方法
基于既往对乳腺癌等实体瘤中CAFs特征的研究和分型经验[2-3],苏黎世大学团队使用成像型质谱流式细胞分析(IMC)和RNA单细胞测序,评估了1070例NSCLC患者的CAFs表型特点。
Science:科学家揭示癌症免疫疗法诱发患者机体出现结肠炎背后的分子机制
来自密歇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特殊机制,其或能导致基于免疫学的癌症疗法引起严重的胃肠道问题。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既能发挥免疫疗法抗癌作用又不会产生不适副作用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