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精神病学》:科学家发现可用于精神分裂症诊断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生物标志物!
正是基于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的迫切需要,研究人员希望开发一种基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模型。
2022-12-06
《分子精神病学》:科学家发现产后抑郁的潜在血液标志物!
这项研究证明PPD患者的细胞外RNA通信被广泛改变,EV mRNA的改变富集在与自噬过程相关的基因中,主要涉及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与自噬相关的EV mRNA通信中断可能是PPD的潜在病理。
2022-11-01
《JAMA·精神病学》:首个量化分析发现,治疗严重抑郁发作电休克疗法优于氯胺酮
这项研究为首个量化分析氯胺酮与ECT治疗MDE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在治疗严重抑郁症方面,ECT的疗效优于氯胺酮。
2022-11-04
《转化精神病学》: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首次全面揭示血液生化指标与痴呆的关系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显示,全球大概每3秒钟就会产生一位痴呆患者。预计到2050年,全球痴呆患者数量将达到1.5亿。
2022-08-30
《神经病学》:做家务、访亲友,防痴呆!华西团队分析超50万人10年数据发现,做家务、走访亲友分别与痴呆风险降低21%和15%相关
岁月流逝,许多人希望能够“优雅地老去”,然而以认知功能减退和失能为表现的痴呆,却为这一朴素的愿望蒙上了阴影。
2022-09-16
《柳叶刀·精神病学》:迄今最长最全的研究发现,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在确诊前5年患多种慢性疾病风险就已增加!
众所周知,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和其他非器质性精神疾病)患多种慢性疾病的概率较高[1],这也导致了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预期寿命较短[2]。
2022-08-29
《分子精神病学》:换血能让AD小鼠大脑中Aβ少沉积80%!这会是个新希望吗?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口中导致痴呆的最常见原因,病理上以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的错误折叠、寡聚化和沉积为主要特征[1]。
2022-07-28
TCCI科学家在NatureHumanBehavior发表评论探讨计算精神病学在中国的发展
该评论文章系统总结了当前中国面临的精神健康问题,并详细阐述了计算精神病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在解决精神健康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计算精神病学在中国发展的机遇、挑战和行动。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