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首次证实,人脑类器官植入小鼠大脑后可建立功能连接,并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

这项研究将透明石墨烯制成的微电极阵列和双光子成像技术相结合,从而能够在宏观和单细胞水平记录和成像神经元活动。

2023-01-06

【盘点】2022年终盘点:类器官重要研究成果解读及相关政策

时至岁末,转眼间2022年即将谢幕,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23年,在过去的一年里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同时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类器官的相关政策

2022-12-27

直播|3D类器官模型构建与应用

2022年12月15日14:00

2022-12-14

拖延一时爽,精神状态火葬场……大学生数据表明,拖延行为与之后9个月抑郁、焦虑、致残性疼痛等不良健康结果有关

反正在我看来,研究的结果完全让人开心不起来,因为拖稿生成的焦虑变得更严重了。这样吧,改变拖延症就从现在做起,我交稿了真的交了!

2023-01-17

复旦团队首次将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成脊髓类器官,并修复脊髓损伤

邵志成团队开发了可将人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类器官的方法,证明了移植后的脊髓类器官可拥有脊髓细胞特性,并能够与宿主神经元相整合,有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

2022-12-26

Science:揭示Hippo信号通路指导异常的器官生长,但并不指导正常的器官生长

Hippo信号通路并不能指导正常的器官生长,并且经典的Hippo突变体过度生长表型代表了Yap/Taz/Yki的功能获得情况,这种功能获得涉及到在Hippo依赖性细胞类型中正常表达的基因的异位表达。

2022-11-25

王凡团队揭示触觉抑制大脑对疼痛刺激反应的机制

该研究深入揭示了疼痛与触觉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为人类慢性疼痛相关疾病提供一些新的见解。

2022-12-09

梳理类器官研究领域最新进展

类器官属于三维(3D)细胞培养物,包含其代表器官的一些关键特性。针对近期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生物谷小编进行一番梳理,以飨读者。

2022-11-30

Science子刊:衰老细胞清除疗法,可增强器官移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DCR2的表达上调是有害肝脏移植后表型例如非吻合口胆管狭窄(NAS)的特征,在移植前使用衰老细胞清除剂Senolytics能够防止肝脏供体取出及冷藏期间的胆管衰老,维持胆管形态,促进胆管细胞增殖,减少

2022-12-14

中国科学家揭示疼痛引起食欲下降的神经机制

这项研究在神经解剖与生理上,建立了疼痛与摄食行为的联系。从ACC→LHA→Arc神经环路入手,或许可以为改善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