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世卫组织总干事:全球各国处于四种不同的疫情状态

 当地时间7月13日,世卫组织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全球各国目前正处于四种不同的状态。第一种是机敏和警觉的国家,做好了准备并迅速有效地应对了第一批病例,避免了疫情大规模暴发。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掌握了紧急情况,并与人民有效地沟通了必须采取的措施,执行了发现、隔离、检测和照顾病例,以及追踪和隔离接触者的全面战略,遏制了新冠病毒

2020-07-14

中国疾专家:预计北京将在十天内下调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

 截至7月13日24时,北京已连续8天没有新增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目前,北京新冠疫情高风险地区已全部清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14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北京应该不会再出现新发地相关病例,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预计将在十天内调整。吴尊友说,病毒要不断地感染人才会在社会上蔓延、才可以存活。没有新的本土病例来源,“不给它(病毒)吃的了,它

2020-07-15

新冠疫情:1349万!辉瑞/BioNTech 2款在研mRNA疫苗获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

2款疫苗分别编码优化的SARS-CoV-2受体结合域(RBD)抗原和全长棘突蛋白(S)抗原。

2020-07-15

新冠疫情:1264万!吉利德发布瑞德西韦新数据:将重症患者死亡风险降低62%!

不同种族/民族效果相似;83%儿童、92%孕产妇可在28天内康复。

2020-07-11

新冠疫情:1287万!全球首个COVID-19生物药:百康免疫调节CD6抗体ALZUMAb(Itolizumab)印度获批!

印度已批准3种药物治疗COVID-19:瑞德西韦、法匹拉韦、ALZUMAb。

2020-07-12

权威盖章科学监测血糖 打好“疫”抗“糖”持久战

目前,中国已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自我防护,加强健康管理也应逐渐成为常态化。特别是对于患有糖尿病等流行慢性病的特殊人群来说,提升免疫力,科学有效管理疾病,才能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保障生活质量。最近,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文章指出显示,糖尿病和新冠肺炎之间存在双向关系[1]。一方面,糖尿病会增加新型冠状肺炎患

2020-07-02

 疾专家回应北京疫情关注热点

 北京又发现新增确诊病例,传染源在哪?如何防控?来听疾控专家的介绍。总台央视记者 姜珊:我们看到这一次北京的新增病例都与新发地市场有关,怎么判定传染源在哪?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北京市曾经将近60天没有出现本土病例,不应该是北京当地自然发生的。那么这种输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污染的物品带到了北京,还有就是感染的人进入北京造成的传播扩散

2020-06-15

专家:北京6月份疫情重症危重症比例明显低于年初

 自6月11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以来,北京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25例,均收治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吴国安6月30日在发布会上称,全部收治病例中,重症和危重症占7.4%,明显低于今年1—4月份收治的国内和境外患者中的情况。为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收治确诊患者,此次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的所有病例都集中收治在北京地坛医院。截至6月

2020-07-01

新冠疫情:1105万!吉利德Veklury(瑞德西韦)获批:欧洲第一个治疗COVID-19的药物!

瑞德西韦已在日本、中国台湾、印度、新加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欧盟获得批准。

2020-07-04

钟南山: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再次大规模暴发

目前,中国已进入盛夏时节,针对有人担心新冠肺炎疫情将在今冬明春卷土重来,昨天(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冬季到明年春季,新冠疫情不会消失,但不会像第一波疫情那样出现大规模暴发。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钟南山:今冬明春这个疫情不会消失,重来的意思就是全部消失又出现了,我想不会是这

20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