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基因重组疟原虫可被用于开发疟疾疫苗

Seattle BioMed的技术人员开发出一种低毒性疟原虫可被用于开发一种新型疟疾疫苗。

2014-06-06

Nature :以蚊制蚊抗疟疾:中美成果或将改变疟疾防控方式

中美科学家合作取得的一项新成果可望彻底改变防控疟疾的方式:让蚊子感染一种特殊的细菌,从而具备抵抗疾病的能力,并能将这种能力传给后代。 以蚊制蚊 蚊子是疾病的理想载体,能直接将病原体注射到人的血液里,而且机动性强、繁殖迅速,能传播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和西尼罗河热等等,其中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疟疾

2013-06-24

PNAS:新型技术或可有效抵御疟疾的传播

位于红细胞中的携带精子的雌性疟原虫。 (Credit: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2013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3D拍摄技术,其可以帮助研究者有效遏制疟疾的扩散。

2013-11-07

Nature Communications:疟疾寄生虫喜欢年轻的血细胞

人类更多地接触猕猴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可能会导致其入侵较老血细胞的能力增强。由于这些寄生虫目前喜欢较年轻的血细胞,所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项研究表明,“诺氏疟原虫”在人体中的毒性及其传播能力今后可能会增强。 Caeul Lim及其同事报告说,“诺氏疟原虫”在人血中生长状况差是由于它喜欢入侵一个年轻亚类的细胞。

2013-06-27

PLoS ONE:从海藻中提取疟疾疫苗

疟疾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过去的药物往往受到耐药性及副作用等问题的限制,不能起到有效防治的作用。5月16日国际科学杂志PLoS ONE发表了James A. Gregory等人的研究论文“Algae-Produced Pfs25 Elicits Antibodies That Inhibit Malaria Transmission”。

2012-11-18

Nat.Med:疟疾患者易感染沙门氏菌原因探明

疟疾患者容易感染非伤寒沙门氏菌,此前医学界一直认为这是因为疟疾使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这一并发感染的真正原因是机体为了抵御疟疾造成的影响,暴露出一个易被沙门氏菌利用的弱点。 据介绍,疟疾患者感染非伤寒沙门氏菌十分常见,在一些疟疾高发地区,这一情况甚至占感染非伤寒沙门氏菌病例的70%。儿童尤其容易出现这种并发感染,感染后死亡率较高。

2012-11-19

PNAS:疟疾随非洲奴隶进入南美

加州大学的一组研究者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论文称,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由16世纪的非洲奴隶交易被引进南美洲的。 多年来,关于疟疾是如何进入南美的这一论题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疟疾是在数千年前由鸟类迁徙而跨国大西洋的,而该研究团队的这一发现有力地驳斥了上述理论。

2012-11-18

J Infect Dis:德研究者提出治疗儿童严重疟疾新方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传染病杂志》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刊登了德国等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Simplified Intravenous Artesunate Regimen for Severe Malaria。”文章中,研究者提出了治疗儿童严重疟疾的用药新方法。 对于治疗患严重疟疾的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最好在3天内分5次给药。

2012-11-18

Nature:蚊子传播媒介在疟疾感染中的作用

疟疾寄生虫依次通过啮齿类、灵长类或人类宿主会增加寄生虫的毒性。其意义是,媒介传播改变毒性,但关于这一点的直接证据却一直都没有。在这项研究中,JeanLanghorne及其同事发现,蚊子传播内在改变“无性血液阶段”的夏氏疟原虫,后者又会引发被改变的宿主免疫反应。作者提出,疟原虫在蚊子媒介中的改变可能是在疟原虫生命周期多个阶段起作用的各个调控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201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