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科学家使用沃尔巴克氏体来阻断疟疾的传播
2013年5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蚊子一般是很多致命疾病的有效传播者,但是近日,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阐述了蚊子或许也可以帮助治疗某些疾病,如疟疾。这项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文章中研究者指出,可以使用昆虫体内的一种细菌沃尔巴克体来有效干扰蚊子向人类传播疟疾,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沃尔巴克体可以作为蚊子体内的一种疫苗来保护其免受疟原虫的感染。
:确定扁菱形蛋白酶结构有助开发抗疟疾药物
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破解出位于细胞膜中的一种酶---扁菱形蛋白酶(rhomboid protease)---的“稳定性蓝图(stability blueprint)”,描绘出这种酶的哪些部分对它的形状和功能是比较重要的。2012年7月15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期刊上,它们可能最终导致人们开发出药物来治疗疟疾和其他寄生虫病。
PLoS Biol:警惕疟疾的进化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接种过疫苗的实验室小鼠中进化的疟疾寄生虫变得更具毒力。这些小鼠被注射了几种人类疟疾疫苗的一种关键成分,这些疫苗如今正在接受临床试验的评估。“我们的研究表明用这种特定类型的疟疾疫苗进行接种可以创造出一些生态条件,这些生态条件有利于寄生虫的进化从而在未接种疫苗的小鼠体内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生物科学校友教授Andrew Read说。
PLoS Negl Trop Dis:首次完成对导致疟疾的间日疟原虫基因组测序
2012年9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和克利夫兰诊所勒纳研究所(Cleveland Clinic Lerner Research Institute )的研究人员发现导致最常见疟疾类型的疟原虫---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拥有相同的基因变异...
PNAS:阻断疟原虫生长周期治疗疟疾
2012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手段可以通过迅速杀死疟原虫消除疟疾感染。疟疾每年造成高达300万人死亡,主要感染弱势人群,如儿童、怀孕的妇女,这种疾病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地区常见。虽然治疗这种疾病的相关药物已经被开发出来,但疟原虫正在抵抗最常见的药物,因此迫切需要新的策略来对付这种疾病。
PNAS:揭示儿童抵御疟疾感染的分子机制
2012年9月13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Sainte-Justine大学医学中心和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一些新型基因,这些新型基因可以使得儿童的免疫系统对疟疾感染产生更为有效的反应。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日的国际杂志PNAS上。该文章的作者进行世界范围内的疟疾研究已经长达13年时间了。
JACS:利用钙蛋白酶开发新一类治疗疟疾药物
2012年12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种钙调节酶--钙蛋白酶对宿主细胞过程必不可少的,但其过度活化状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它已被认为是肌营养不良症,艾滋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多发性硬化症,和癌症一个发病因素。因此,寻找和利用蛋白酶抑制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血小板分泌的蛋白质开发成打击疟疾的新武器
2012年12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是疟疾,每年至少100万死亡。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与费城儿童的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已经确定人类血液血小板中一种蛋白质,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新武器对抗该疾病。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这个月的Cell Host and Microbe杂志上。
PLOS Pathogens: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有抗疟疾功效
2012年12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降胆固醇药物洛伐他汀具有抗疟药治疗功效,能降低发炎反应,防止脑型疟疾小鼠模型的认知功能障碍。 虽然脑型疟疾小鼠模型与人类疾病之间有差异,但这些新发现证实他汀类药物值得考虑开展脑型疟疾的临床试验,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12月27日的PLOS Pathogen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