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人员揭示五加科植物三萜皂苷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该研究首次报道由于达玛烯二醇合酶基因的缺失及三萜骨架位点特异性修饰酶的串联重复,导致五加科植物龙牙楤木中积累丰富多样的五环三萜皂苷的分子与进化机制。

2022-04-28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设计新型引物助力海沟微生物多样性检测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宇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生杨娜在环境微生物领域经典期刊《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Novel prim

2022-04-05

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美国FDA批准安进Riabni: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

Riabni是罗氏王牌生物制剂Rituxan(美罗华,利妥昔单抗)的生物类似药。

2022-06-15

合成生物学爆火,AI强力入局带来创造万物的可能

随着AI技术的逐渐成熟,一个高效且低成本的蛋白质研发时代即将到来。

2022-06-01

Frontiers in Genetics:研究揭示浆蜂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及演化动力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生物学与饲养团队通过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揭示了浆蜂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及演化动力,相关成果发表在《遗传学前沿(Frontiers in Genetics)

2022-04-06

Science:中美科学家联袂解析出四膜虫呼吸链的结构,揭示出真核生物核心代谢的多样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作为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四膜虫(Tetrahymena)原来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它的呼吸作用---利用氧气产生细胞能量

2022-04-05

Science子刊:利用细菌生物被膜开发可持续半人工光合体系

未来通过进一步改造微生物的代谢通路,可以实现高附加值经济化学分子的生成。

2022-05-09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重磅临床研究亮相国际期刊,治疗难治儿童系统红斑狼疮

泰它西普是由荣昌生物CEO、首席科学官房健民教授发明设计的一个抗体融合蛋白药物分子,是全球首个双靶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新药。

2022-05-09

JITC:血液TMB有望成为肺癌免疫治疗预测生物标志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给50%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1];然而还是有很多患者无法从治疗中获得益处,而且接受免疫治疗的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2022-05-02

Nat Med: 科学家揭示肠道微生物与癌症免疫疗法反应相关

肠道微生物组已成为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的肿瘤外在预测生物标志物。该项研究结果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组与癌症免疫疗法反应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20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