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三代试管婴儿法规监管里程碑:首个“有证”PGS试剂盒亮相中华医学会2020生殖医学年会

1. 国内唯一“有证”三代试管PGS试剂盒亮相中华医学会生殖年会2020年11月26日-29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会议主题为“携手共创新生命”。本次大会国内辅助生殖领域龙头企业苏州贝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携国内首个“有证”三代试管PGS产品亮相会议现场。该产品可针对胚胎进行植入前染色体筛查,从而大幅提高试管婴儿临床妊

2020-11-27

全球微生物模式基因组测序计划取得重要进展

10月29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Research)在线发表了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团队关于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gcType的文章。gcType是由我国牵头的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测序计划的重要成果。模式菌株(type strains)是在给微生物定名、分类记载和发表

2020-11-09

第五届“肿瘤学对话高峰论坛”顺利召开,全球20个国家逾千位专家共话肺癌诊疗新模式

11月7日至8日,由勃林格殷格翰主办的Conversations In Oncology(肿瘤学对话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自2016年首次引入中国以来举办的第五届肺癌学术盛会。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停息,会议以“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吸引了全球20多个国家逾千名从事肺癌临床和科研的专家、学术精英参与。

2020-11-12

全力打造慢病全病程管理创新模式,赛诺菲慢病管理创新项目落地浦东软件园

2020年11月8日,赛诺菲持续深入拓展与外部各界伙伴跨领域合作,全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慢病管理创新模式。今天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再传佳音——赛诺菲中国宣布与上海浦东软件园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浦东软件园孵化空间落地赛诺菲慢病管理创新项目,探索业界领先的慢病全病程管理创新模式。

2020-11-08

礼来与多方携手首创“AI+银屑病管理”新模式,多维度创新为患者带来价值

11月7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礼来中国与北京长江药学发展基金会(下称:基金会)、上海鹰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Airdoc) 共同携手,正式启动银屑病人工智能模拟与管理项目。该健康创新项目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国广大银屑病患者提供从辅助诊断到疾病模拟、监测和评分的一站式全病程管理方案,打造中国第一个“银屑病全程智能管理”新模式。

2020-11-07

辉瑞与阿里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规模化疫苗接种创新模式,全链条服务中国家庭

2020年11月7日,在健康医疗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智慧医疗”的前景逐渐清晰。为提升我国预防接种服务水平,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以下简称,辉瑞)宣布正式与阿里健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0-11-07

第三届进博会:百时美施贵宝与多方携“手”共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

2020年11月6日,在百时美施贵宝以“科学改变生命,‘手’护健康中国”为主题的进博会创新日活动现场,两场备受瞩目的签约仪式依次举行:百时美施贵宝和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下简称“博鳌乐城”)创新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以及百时美施贵宝和京东健康“肝病创新云平台”签约仪式。

2020-11-07

研究揭示健康青少年和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觉处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其中包括感觉加工能力的缺陷。已有研究显示,对外界感觉信息异常的反应敏感度,即反应迟缓或过度敏感,可能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下降的标志。已有研究更多地考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加工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而较少探讨感觉信息的反应敏感度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此外,孤独症患者也表现出类似的感觉迟缓或过敏现象。鉴于两类神经发育性疾病较

2020-10-20

研究揭秘一亿年前介形虫的有性生殖行为

介形虫是具有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近5亿年。地层中保存了较为丰富的介形虫双瓣壳化石,其软体部分通常不易保存。近期,中国、德国和英国的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标本,发现一亿年前介形虫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介形虫是自奥陶纪以来地质记录中最丰富的节肢动物化石之一,其大小通

2020-10-01

研究揭示几丁虫生殖模式

作为一类已灭绝的具有机质壳壁的海洋微体生物化石,几丁虫广泛存在于奥陶纪至泥盆纪的各类海相沉积物中,在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对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自1931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关于这类小瓶小罐小棒状化石的生物学属性就一直争论不休,未有定论。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根据其形态特征,几丁虫常被与原生动物,如跟足虫、纤毛虫、鞭毛虫、有孔虫等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但由于其

20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