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等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通过认定的通知
国科发计[2011]572号 各有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主管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国科技平台建设的指导,深化科技资源共享,推进科技平台运行服务,规范科技平台运行管理,按照《关于开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认定和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科发计[2011]318号)要求,科技部、财政部通过组织专家评审,完成了首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科技平台”)认定评审工作。
863计划重点监控区海洋生态环境连续监测技术系统课题通过技术验收
7月18日,“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系统”重点项目下设课题“重点监控区海洋生态环境连续监测技术系统(2007AA092103)”在青岛通过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验收。 验收专家组审阅了相关验收资料,听取了课题负责人关于课题实施情况的汇报,进行了质询。专家组认为,课题组完成了合同中规定的任务,达到了合同规定的考核目标和技术指标。
《自然》:中国研究发现转基因作物有益农业生态系统
中国陕西省大荔县一片农田栽种的转基因棉花。这种棉花能够产生一种对害虫具有致命性,同时对人类无害的毒素。 英国《卫报》报道,中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转基因农作物能够防治害虫,减少杀虫剂使用量,增加捕食性益虫数量,同时让周围的非转基因农田受益,进而让整个农业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此项研究为期20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进行,所涉及的农田面积达到150万平方公里。
Science:揭示生态系统需要多种相互作用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日本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物种间的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可帮助稳定某个群落。 在许多情况下,多个物种可帮助某个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但新的结果显示,相互作用类型的多样性——诸如掠食、竞争和互利共生——也是重要的。到现在为止,大多数的研究只针对一种单一的相互作用类型。
Ecol Model:张弛等城市生态系统复杂性研究获进展
城市生态学是当前环境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社会意义。城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类活动对城市和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城市生态研究面临着社会-经济-环境-生态过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及其导致的城市景观复杂性的挑战。
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召开首届三次会议
4月13日,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首届三次会议在云南丽江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承办,各方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甘烦远主持。
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召开首届三次会议
4月13日,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首届三次会议在云南丽江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承办,各方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甘烦远主持。
Science:凋落叶使人们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一项对100条欧洲河流的雄心勃勃的凋落叶分解研究为人们就水体富营养化——这是由过多养分造成的污染,它常常是肥料径流的结果——是如何影响水流健康的有了大致的了解。这类的对生态系统健康所做的大型、动态的检测是完成诸如水化学或物种多元性等结构性测量所需的。
Nature:气候变化十年内或引起全球生态系统危机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根据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在不远的未来,全世界将迎来一场严重的气候危机。生态系统将受到冲击;人类的文化难以延续;数百万物种也将走向灭绝。本世纪中期,这次危机可能会先从印尼的部分地区爆发,最终蔓延到全球大部分区域。 此外,即使人们想方设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只能将危机发生的日期推迟到2069年左右。这份研究报告出自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Ann Bot:荒漠植物对生态系统养分变化响应规律
在养分增加的条件下,不同类型荒漠植物生长速率均有所提高,而短命植物生长速率增加更为显著。短命植物的根冠比对养分变化响应比一年生长营养期植物更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