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昆明动物所发表人类病毒组多样性变化模型

  病毒在人体内以病毒群落形式存在,这些病毒群落的集合即为人类病毒组(Human Virome)。与肠道菌群中的细菌相比,病毒数量是细菌数量的10倍以上。人类病毒群落包括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真核病毒、感染细菌的噬菌体和感染古菌的病毒。人体病毒群落与宿主间存在协同进化,因而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现有研究发现,人体病毒组与许多疾病

2021-05-27

Nature子刊:在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跟踪细菌谱系

2021年5月22日讯/在自然环境中,细菌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饥饿和压力,被新营养物质的到来打断,然后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再次耗尽。因此,细菌进化出了许多机制来帮助自身度过衰落期,开发生长期。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将稳定期细胞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然后沿着生长曲线回到稳定期。然而,批处理试验考虑的是细胞的平均特性,而单细胞研究揭示了巨大的细胞间的异质性。由于异质性是如此

2021-05-24

研究揭示东南亚土著体貌表型对热带雨林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

  现代人约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约10万年前向欧亚大陆扩散。“走出非洲”的人群面对新的地理和生态环境逐渐产生了许多适应性的表型变化,造就了当今世界人群丰富的表型多样性。解析人类表型多样性的分子机制和进化规律,将为理解人类的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信息。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且跨越赤道线,也

2021-05-20

口服甲硝唑、万古霉素和非达霉素对艰难梭菌宿主脱落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2021年5月22日讯/在美国,艰难梭状芽胞杆菌仍然是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50万例艰难梭菌感染(CDI)发生,估计每年有2.9万人死亡。感染预防项目采用多种策略来预防医疗机构中CDI发生,包括用肥皂和水严格保持手卫生、接触预防、抗生素管理和环境消毒。尽管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但近年来与医疗保健相关的CDI发病率仅略有下降。研究发现,从患者身上

2021-05-24

研究揭示沼渣生物炭调控土壤有机碳结构变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栽培与调制创新团队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研究揭示了沼渣生物炭调控农田土壤有机碳结构变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对土壤碳库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生物能源(Global Change Biology Bioenergy)》上。据郑学博副研究员介绍,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表层系统中最大的

2021-05-21

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可消除猪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离子束中心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与东华大学教授蔡冬清合作,在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中取得进展,为消除猪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上。近年来,为提高猪的抗病性、促进生长,猪饲料中需

2021-04-27

海水池塘环境中抗生素抗性菌(ARB)的灭活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去除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海水池塘养殖生态环境调控创新团队对海水池塘养殖环境抗生素来源、抗生素抗性菌(ARB)的灭活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去除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分别以题为“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and source tracking of antibiotics in an e

2021-04-20

Nat Commun:小RNA分子参与调节幽门螺旋杆菌对宿主环境的适应性

幽门螺杆菌的长期感染会引起胃癌。但是,人们对幽门螺杆菌适应胃环境的内在机制了解甚少。在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Hitomi Mimuro揭示了这里,我们显示了一个幽门螺杆菌非编码RNA(HPnc4160,也称为IsoB或NikS)调节病原体对宿主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细菌致癌蛋白的产生。

2021-04-13

Cell Rep: 肠道微环境如何影响伤寒毒素的消炎作用?

此前研究发现,在沙门氏菌感染期间,细菌内部的伤寒毒素会在宿主细胞中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DNA损伤反应(DDR)的激活。此外,这些毒素主要由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而后者在炎症性肠病(IBD)和结肠直肠癌(CRC)患者的微生物组中丰度极高。尽管如此,目前我们对其在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仍然不够了解。

2021-04-08

重新编程肿瘤微环境!强效半乳糖凝集素-3抑制剂belapectin可增强Keytruda(可瑞达)抗肿瘤活性!

治疗晚期黑色素瘤(MM)和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50%、33%,与Keytruda单药治疗相比疗效提高。

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