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鹏飞/张文宏等评估新冠疫苗接种和突破感染者血清对奥密克戎最新突变毒株的有效性

研究发现尽管BA.2.75在其刺突蛋白积累了最多数量的突变,但是BA.4/5在同源和异源加强组中都显示出最强的血清逃逸特性。在三针接种者中,异源加强组对WT和Delta变种的中和效价均高于同源加强组。

2022-10-18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安徽师范大学宝娟副教授团队在食品酶学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西维因是一种广谱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被广泛用于水果和蔬菜中害虫的防治。但西维因的滥用可能会造成癌症和基因突变,对人们的健康有潜在危害。

2022-09-27

Science子刊:上海海洋大学成辉/李晨虹团队揭示大闸蟹断肢再生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利用第三代测序技术结合 BioNano 光学图谱和 Hi-C 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进行了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获得了染色体水平的精细基因组图谱。

2022-09-22

《JAMA·肿瘤学》:向“癌”亮剑!mFOLFIRINOX辅助化疗方案显著提高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

有效的术后辅助治疗,对于改善可切除胰腺癌的预后尤为重要,目前的术后辅助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案,即改良版FOLFIRINOX(mFOLFIRINOX)方案,和基于吉西他滨的方案[4],这两种方案到底孰强孰弱

2022-09-26

《科学·信号》:科学家发现“癌”转移关键因子

胰腺导管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其5年生存率不超过10%[1],被称为“癌中之王”,这与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复发转移能力强的特点密不可分。

2022-09-02

《JAMA·肿瘤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洁/志杰团队,在晚期肺癌精准治疗上取得重大突破

病理诊断与分子分型是肿瘤精准诊疗的基石,依据不同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采用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是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2022-08-17

《自然·遗传学》:分析超22万个细胞核,发现用新辅助攻克“癌”的关键点

这项研究利用了胰腺导管腺癌患者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单细胞、单细胞核核空间转录组分析,结合患者对新辅助治疗响应程度,探究了新辅助治疗的细胞基础和分子机制。

2022-08-26

泽峰团队发现癌症中广泛存在一种全新的长度依赖性剪接失调

该研究共鉴定出了494个癌症相关的短外显子(cancer-associated short exons, CASE)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研究团队利用CASE的剪接开发了一个用于癌症预测的随机森林

2022-08-19

eLife:鹏远/鲁志/徐振江合作揭示细胞外RNA在泛癌早诊中的应用和前景

面对癌症,“上工治未病”显得尤其重要,有效的早期诊断对癌症治疗有极大帮助:经由早期诊断的患者,五年生存率要比晚期患者高5-10倍。

2022-08-03

晓东院士创立,维泰瑞隆完成两亿美元B轮融资,聚焦衰老相关退行性疾病治疗

最近150年以来,人类的预期寿命得到了显著增加,然而,这些增加的寿命并非都是健康的。

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