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Genet:研究人员揭示形成卵细胞时为什么有很多卵母细胞死亡

2018年7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最新的揭示秀丽隐杆线虫如何形成卵母细胞的详细研究表明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形成了一种有两个细胞核的细胞,同时这种细胞会死亡,但是这些细胞材料会被循环利用进入新的卵细胞中。来自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James Priess及其同事在《PLOS Genetics》上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图片来源:James R. Priess and coll

2018-07-22

亚热带森林马尾松木质部形成及其驱动因子研究取得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正在持续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树干是碳的主要储存器官,而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树干木质部如何形成且什么因子驱动其形成至今无文献报道。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森林生态与模拟研究组研究员黄建国等利用微采样技术连续监测广东鼎湖山和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形成层活动和木质部(增大期、增厚

2018-06-08

Neuron:与神经递质血清素相关的特殊受体或能增强记忆的形成

2018年5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疗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和神经递质血清素相关的特殊受体,或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增强大脑记忆的靶向药物,本文研究未来或许有一天也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认知损伤的患者。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血清素在小鼠海马体中所扮演的关键角

2018-05-14

研究发现内质网蛋白VAPA/B与自噬蛋白互作调控自噬小体形成

4月23日,《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课题组的研究论文:The ER contact proteins VAPA/B interact with multiple autophagy proteins to modulate autophagosome biogenesis,该文阐述了内质网(ER)蛋白VAPA/B与自噬蛋白相互作用调控自噬小

2018-05-05

Nature:性别差异大或更易导致物种灭绝

某些物种的雄性和雌性之间有显着的差异。例如,雄孔雀蛛比雌孔雀蛛色彩更鲜艳。通过研究被称为“介形虫”的水生生物,研究人员调查了一个特定物种的雄性和雌性物种之间的差异程度是否会影响其灭绝的风险。在4月1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报告称,性别差异越大,物种灭绝的可能性也许就越大。考虑到性选择,在一个物种中,某些成员因为拥有有助于吸引配偶或增强繁殖竞争力的特征,因而拥有更高的繁殖成功

2018-04-22

三篇Science揭示单个细胞形成完整有机体的基因图谱

2018年4月29日/生物谷BIOON/---不论是蠕虫、人类还是蓝鲸,所有的多细胞生物都是从单个细胞卵子开始的。这个细胞产生形成有机体所需的许多其他的细胞,而且每个新的细胞都是在合适的时间在合适的位置上产生的,从而通过与它的相邻细胞进行合作而精确地发挥它的功能。这一壮举是自然界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而且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生物学家们还是对这一过程知之甚少。如今,在三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

2018-04-29

PNAS:研究发现促进经典Wnt信号受体复合体形成的重要分子

2018年4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Wnt/β-catenin信号能够控制发育、干细胞维持以及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命运决定影响成体组织的稳态平衡,该信号通路发生失调与癌症有很强的相关性。Wnt与细胞表面的受体Frizzled(FZD)和LRP6结合启动信号级联效应,引起Wnt靶基因的转录。之前有研究表明在Wnt与受体结合后,Wnt受体会组装成称为信号小体的大型复合体,为与下游效应蛋白

2018-04-10

PNAS:记忆形成的新机制

 2018年4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脑中两个神经元连接的部位会出现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交流,研究者们认为这是大脑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形成的关键。然而,由于突触部位的蛋白会发生快速的再生,因此科学家们难以解释突触是如何形成长期的稳态,进而促进终身性的学习能力以及记忆的形成。如今,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学家们成功地通过大规模的研究发现了小鼠大脑突触中164个蛋白质,这些蛋白质

2018-04-03

微生物菌胶团形成与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活性污泥法是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净化处理的主流技术,超过90%的市政污水和50%的工业废水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而微生物菌胶团的形成是活性污泥法成功的关键。菌胶团形成菌所产生的胶质状胞外多聚物(简称EPS)是活性污泥菌胶团形成所必需的“黏合剂”。为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邱东茹学科组对微生物菌胶团形成与调控的分子机制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邱东茹学科组曾发现,除了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和基因簇,两个编

2018-03-24

松山湖再添一生物产业研发总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作者 黄少宏3月23日,东莞凡恩世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并宣布其中国研发总部正式投入运营。凡恩世公司坐落在中大365生物海洋基地3号楼3-4层,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研发中心具备了包括药代动力学,大分子生物分析,靶向单抗工程,大分子药物工艺开发和细胞工程等能力。作为致力于新药研发的生物制药企业,凡恩世研究重点是发现和开发原创性生物药,包括单克隆抗体,融合蛋白和共轭分子以及自主开发的技术平台。

201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