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通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发现肿瘤肝转移灶的“守护神”!

接受免疫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WNT11水平与疗效显著相关,未来或可通过无创检测WNT11提早预测疗效、指导治疗。

2025-02-21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能清除包括免疫疗法耐受肿瘤在内的肿瘤的新型分子机制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Ly6a的特殊蛋白,其抗体能清除动物模型机体中的肿瘤,甚至对于对PD1耐受的肿瘤也能实现清除功效。

2024-11-22

研究发现老年人对痛刺激感知随年龄增长而退化

研究发现,衰老主要影响个体的热痛感知,表现为热痛阈值的升高和热痛辨别能力的降低,而压力痛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似乎不受年龄的影响。

2024-06-10

《自然》:天没食欲,这套神经通路全责!

研究表明伸长细胞介导了急性热暴露下的防御性代谢反应,将谷氨酸能突触子集与VEGFA的定向释放联系起来,调节食欲相关神经元,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量。

2024-04-21

2024年医药并购交易:肿瘤降温,自免热潮

在医药行业的风云变幻中,并购往往是推动行业发展和企业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也影响着未来的市场格局。

2024-12-22

Cell Metab | 王童童等发现一种新的脂肪细胞亚群可通过ATP依赖的无效循环来产

团队发现H-Ad-3细胞的丰度与个体在寒冷环境下的产热能力呈正相关。这一发现揭示了H-Ad-3细胞可能是人类适应寒冷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8-05

《自然·通讯》:又湿又,焦虑易发作!暨南大学团队揭示湿热环境导致焦虑症的机制

梅雨季节每年从6月上旬持续至七月上、中旬,覆盖我国延湖北宜昌至华东沿海地区的江淮流域。在这段炎炎夏日里,雨量大且降水集中,日照时数又少,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能淋全年30%-40%的雨[1]。

2024-07-13

第一三共: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先锋,未来可期

在刚刚结束的第一三共2024科技日(Science & Technology Day 2024)上,第一三共对外全面展示了自己的ADC业务实力。

2025-01-05

Nature : 靶向液-液相分离,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研究表明,丙氨酰-tRNA合成酶 AARS1 介导了 p53 的乳酸化修饰,将肿瘤细胞代谢与蛋白质组修饰改变相结合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2025-01-24

Oncotarget:淋巴血管栓塞或能开启肿瘤的休眠过程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进行实验和观察性研究发现,体内淋巴血管肿瘤栓塞及其体外球体等效物或能通过相关的通路来开启癌细胞休眠过程。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