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手烟增加肺癌风险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说,三手烟会增加小鼠患肺癌的风险。三手烟是指烟民“吞云吐雾”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固体残留物,此外还包括物体表面的烟草残留物与空气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第二代污染物。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团队近日在线发表在英国《临床科学》杂志的论文说,幼年小鼠暴露在三手烟中会增加肺癌发病率,并使病情加重。该团队的安托万·斯奈德
普洱茶中到底有没有致癌物黄曲霉素?
我喜欢喝茶,尤其爱喝普洱茶。前段时间读到方舟子的一篇科普文章《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其中说到了普洱茶含有致癌物黄曲霉素,这篇文章引用了前几年的两篇科技论文:2010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抽查了广州市场上的70份普洱茶样品,发现全都能检测出黄曲霉素;2012年南昌大学一名学生从南昌市场采集了60份普洱茶,全都能检测出黄曲霉素,其中7份超标。一口气读完老方的这篇文章,我不禁心中有
三手烟或会增加个体患肺癌的风险
2018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Clinical 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三手烟或会增加小鼠的肺癌风险;三手烟是当香烟熄灭后停留在室内表面和灰尘中的毒性残留物,其是引发人群近10年的健康危害。图片来源:ANTOINE SNIJDERS, JIAN-HUA MAO, AND BO HANG/
PNAS:电子烟能够导致DNA损伤,增加癌症风险
2018年2月15日/生物谷BIOON/---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吸电子烟(e-cigarette)时吸入的尼古丁会让小鼠心脏、肺部和膀胱中的DNA遭受损伤,而且也会让体外培养的人肺细胞和膀胱细胞中的DNA遭受损伤。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月29日在线发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cigarette smoke damages DNA and reduces repair activity
三手烟损伤小鼠器官
曝露于“三手烟”——地毯、衣服和家具上留下的残留物——似乎能增加小鼠患上肝脏损伤和糖尿病的风险。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临床科学》杂志。香烟烟雾的残留物会引发多种毒素的混合物在家具表面和衣服上聚集。研究认为,即便是用工业清洁剂,此类毒素也很难清除。为探寻三手烟的潜在健康风险,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Manuela Martins-Green及其团队将窗帘、垫衬物和地毯曝露在同美国环境保护
研究表明电子烟对 DNA 的损害程度并不比传统香烟低
据外媒报道,来自康涅狄格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电子烟产生的蒸汽或是电子烟本身对 DNA 造成的损害程度实际跟普通香烟一样。这一结果让研究人员感到意外,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电子烟是传统香烟的更安全替代品。虽然有研究试图证明长期使用电子烟也会对健康带来影响,但这种“蒸汽烟”却越来越受欢迎。据统计,在英国,大约有 300 万名成年人在使用电子烟。目前这一研究还处在早期阶段。去年,英国皇家医学院经
《自然-方法》:数据驱动蛋白质设计促成发明细胞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探针
蛋白质设计研究如何通过指定或改变氨基酸序列来控制、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命功能最主要的执行者,研究者能够通过遗传编码让细胞自动合成表达人工蛋白,表征细胞状态,调控细胞功能。因此,有效、可靠的蛋白质设计能在生命科学不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的合成生物学方向,可成为重要支撑技术。6月5日,《自然-方法》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杨弋、研究员赵玉政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海燕
在怀孕期间吸电子烟的母亲让婴儿有患上哮喘的风险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胸科协会(TSANZ)在反对合法化电子烟中的尼古丁的立场上支持了UTS领导的怀孕期间吸电子烟的影响研究。由Pawan Sharma,David Chapman和Brian Oliver领导的UTS分子生物科学研究团队使用小鼠模
研究发现会吃塑料的真菌:塔宾曲霉菌对聚氨基甲酸酯的生物降解
工业合成塑料的生产与使用已经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聚氨基甲酸酯(PU)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建筑和汽车等,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泡沫塑料、海绵和汽车
Science子刊:利用RNAi盒培育出不含黄曲霉素的转基因玉米
如今,在培育不含黄曲霉素的玉米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靶向真菌基因aflC 上的三个区域的RNA干扰盒。当被转染进玉米中时,这种RNAi盒降低被黄曲霉菌感染的玉米粒中的基因aflC表达,从而降低真菌黄曲霉素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