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mmunol:韩家淮等系统阐述程序性细胞死亡
近日,厦门大学韩家淮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权威刊物《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发表题为“Programmed necrosis: backup to and competitor with apoptosis in the immune system”的综述性文章。 程序性细胞死亡对于免疫系统的发展、维持以及对外源、内源刺激所作出的反应都极为重要。
Immunity:揭示致命性败血症细胞死亡机制
一种全身性炎症---败血症是危重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败血症与大规模细胞死亡相关联,然而败血症的特异性致命机理一直都不清楚。如今,2011年12月23日发表在《细胞》子刊《Immunity》的一篇新研究发现抑制一种称作坏死样凋亡的特异性细胞死亡途径保护小鼠免受致命性炎症。该研究可能导致人们针对这种极难控制的致命性炎症开发出新的治疗性干预。
Gene Dev:首次发现lncRNA阻止红细胞死亡
红细胞,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美国麻省理工白头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 RNAs, lncRNAs)另一个不为人知的作用:阻止红细胞发生凋亡。2011年12月7日,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基因与发育》(Genes and Development)期刊上,表明lncRNAs很可能在促进某些程序性细胞死亡(亦称作细胞凋亡)极少发生的白血病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作用。
EMBO:刘默芳等揭示炎症调控肿瘤细胞糖代谢的新机制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刊》(The EMBO Journal)在线刊登了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刘默芳研究组、王恩多研究组关于miR-155/miR-143介导炎症促进肿瘤细胞糖代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与中山医院张宏伟教授、瑞金医院李彪教授、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李勇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李党生研究员等合作完成。
PLoS ONE:埃可病毒诱导神经元细胞死亡的机制
埃可30型肠道病毒(Echo30)能够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是目前研究得较热的人类肠道病毒(EVs)之一。目前,由Echo30感染所引起的显著临床结果的潜在机制还不明确。 近日,来自韩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Doo-Sung Cheon发现,通过激活TRIO-RhoA信号,Echo30诱导了神经元细胞的死亡。相关论文发表在5月7日的PLoS ONE。
Nature Medicine:小神经胶质细胞在MS炎症性病理中作用
近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最新一期发表了健康所钱友存研究员对于学术论文“Peli1 promotes microglia-mediated CNS inflammation by regulating Traf3 degradation”的题为“Peli1 sets the CNS on fire”的精彩点评。
Oncogene:阻止脑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键性信号传导途径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图片来自Keith A. Johnson (keith@bwh.harvard.edu)和J. Alex Becker (jabecker@mit.edu) 脑癌很难治疗:它不仅顽强抵抗大多数化疗,而且足够灵活地从放疗或手术位点迁移到他处导致癌症再生。如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开展的这项新研究表明如何阻止这两者发生。
PNAS:糖代谢调节细胞死亡的机制新进展
氧气和葡萄糖是大脑的食物,如果缺少它们(例如中风期间),神经细胞将会死亡。一个由柏林夏洛蒂医科大学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防止细胞死亡的新机制。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报》(PNAS)上。 短暂的缺氧可以作为对人体细胞的一个培训。结果,它们在更长时间的缺氧情况下能生存的更好--可以这么说,它们已经"准备好了"。此外,现在已经知道氧气不足也影响着糖代谢。
Circulation:研究发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有助延寿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循环》Circulation上刊登了日本东北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Blockade of the NF-κB Pathway in the Endothelium Prevent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Prolongs Lifespans ”,文章中,研究者表示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有助于延长寿命。
Immunity:研究发现导致炎症疾病的细胞机制
2012年3月12日,据《每日科学》,Cedars-Sinai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揭开了机体如何产生炎症分子的奥秘,他们称,这一发现可能会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II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治疗的进步。 该项研究由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研究结果发表于《免疫学》(Immunity)上。 研究人员首次鉴定出能导致白介素-1β分子产生的细胞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