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发现新的造血干祖细胞的调节因子
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功能被复杂的信号网络所控制。研究发现,在造血作用期间,络氨酸激酶JAK2在细胞因子信号网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衔接蛋白LNK是造血作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通过它与JAK2的抑制性相互作用,限制了HSPC的自我更新。在老鼠模型,LNK的缺陷促进了骨髓增生性肿瘤(MPN)的发展。而且,在人类MPNs,还发现了LNK的功能缺失突变。
PLoS ONE:c-Abl-Hippo/MST2信号通路调节神经元细胞死亡
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MSTs)是果蝇hippo的同源物,在调节细胞死亡,控制器官大小,细胞增殖及肿瘤发生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MSTs通过剪切,自身磷酸化,并磷酸化下游靶点(如组蛋白H2B及FOXO),促进了凋亡的发生。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袁增强课题组发现,c-Abl-Hippo/MST2信号通路调节了神经元细胞的死亡。
PLoS ONE:线虫EIF-3.K促进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对后生动物的发育及体内平衡至关重要,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半胱天冬酶(caspase)的激活。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细胞死亡核心调节因子EGL-1(是一种含有BH3结构域的蛋白)、CED-9 (Bcl-2)及CED-4 (Apaf-1)作用在一个抑制性级联反应来激活CED-3 caspase。
Cell Stem Cell:重编程因子配比决定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质量
美国麻省理工白头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研究人员在2011年12月2日那期《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结果表明调整用于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的转录因子水平将极大地影响由此形成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的质量。
Blood:发现调节辅助性T细胞发育的靶点
近日,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络氨酸磷酸酶SHP-1能够抑制Th17细胞的发育。他们表示,SHP-1也许能够成为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来控制体内Th17的发育。 辅助性T细胞17(T help cell 17, Th17)是一种新发现的CD4+辅助T细胞亚群,它能够分泌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
Circul Res:首次发现中性白细胞是引发巨细胞性动脉炎的元凶
来自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中性白细胞或许是引起巨细胞性动脉炎(GCA)的元凶,GCA可以引发老年患者血管严重炎性的疾病,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上。
Immunity:揭示转录因子ETS1对NK细胞的调节作用
近日,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转录因子ETS1对自然杀伤(NK)细胞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缺乏ETS1的NK细胞,会出现基因失调及慢性免疫激活。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17日在线发表在Immunity上。 转录因子是能够结合在基因上游特异核苷酸序列上的蛋白质,活化后从胞质转位至胞核,通过识别和结合基因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和调控基因表达。
Blood:肿瘤抑制因子调节了树突细胞的分化与成熟
近日,来自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肿瘤抑制因子p15Ink4b调节了传统树突细胞的分化与成熟。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4日发表在Blood上。 p15INK4B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研究发现,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及其它的髓系疾病,肿瘤抑制因子p15Ink4b频繁的被甲基化而失活。
Sci Transl Med:daclizumab调控调节性T细胞促进肿瘤免疫治疗
调节性T细胞(Tregs)通过防止免疫细胞攻击自身机体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肿瘤微环境中Tregs细胞却抑制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由于Tregs 细胞表面表达CD25,Rech等人认为针对CD25的单抗免疫抑制药物daclizumab也许可以清除Tregs 细胞,从而恢复抗肿瘤免疫反应。 他们的假说得到了证实。
Immunity:揭示致命性败血症细胞死亡机制
一种全身性炎症---败血症是危重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败血症与大规模细胞死亡相关联,然而败血症的特异性致命机理一直都不清楚。如今,2011年12月23日发表在《细胞》子刊《Immunity》的一篇新研究发现抑制一种称作坏死样凋亡的特异性细胞死亡途径保护小鼠免受致命性炎症。该研究可能导致人们针对这种极难控制的致命性炎症开发出新的治疗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