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Aging:发现皮肤上皮组织衰老的新调控机制与潜在治疗标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张亮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李青峰团队合作,在Nature Aging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A stress-induced miR-31–CLOCK–ERK pathway is a key driv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for skin aging。该研究通过小鼠模
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CD16xCD33双特异性杀伤细胞衔接器(BiKE)在小儿AML和双表型ALL患者中的潜在免疫治疗作用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中诊断出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儿童癌症诊断的30%,绝大多数(80%) 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而其余的被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其中,大约25%的双表型或双系ALL表达髓系特异性抗原CD33,因此,CD33+白血病患者标志着一个高危人群,迫切需要新的策略来促进免疫系统克服恶性肿瘤而不增加进一步危及生命的毒性。自然杀伤(N
Sci Transl Med:科学家识别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分子机制 并揭示了一种有望开发新型疗法的潜在药物靶点
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了新的研究结果和见解。研究人员对人类和猕猴进行了遗传学分析,识别出了一种名为NPSR1的特殊基因,该基因会增加女性罹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相关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型非激素药物靶点,从而帮助开发新型改善型疗法。
Nat Chem Biol:识别出引发蛀牙的细菌的潜在作用靶点
2021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卵圆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中,MapZ会引导FtsZ患在细胞“赤道”位置上定位,而突变链球菌的细胞壁中往往含有用血清型c碳水化合物(SCCs,serotype c carbohydrates)所装饰的肽聚糖。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题为“Modification
科学家发现癌细胞耐药的潜在机制
近期,美国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Broad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由KRASG12C基因突变导致的癌症患者产生癌细胞耐药的潜在机制。该研究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题为:Acquired Resistance to KRASG12C Inhibition in Cance
Oncogenesis:识别出开发卵巢癌新型疗法的潜在治疗性靶点
2021年8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卵巢癌是引发妇科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对卵巢癌的治疗并没有提供有意义且可持续的临床效益,这就凸显出了临床上对新型疗法的需求。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Oncogenesis上题为“Disruptor of telomeric silencing 1-like promotes ovarian canc
Nature:研究发现癌症免疫疗法潜在新靶点
定植于肿瘤细胞外的微生物被统称为肿瘤菌群。肿瘤菌群可通过引起局部炎症或局部免疫抑制,影响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已有研究证明,细菌可侵入肿瘤细胞,但是尚不明确肿瘤细胞内的细菌是否能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近期,以色列和美国的研究团队发现,侵入黑色素瘤细胞的部分细菌生成的细菌肽可呈递至肿瘤细胞表面并激活T细胞,可能成为癌症免疫疗法新靶点。该研
Oncogene:揭示胃肝样腺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和潜在治疗靶点
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HAS)是临床上一种非常罕见,但恶性程度很高的胃部肿瘤。该肿瘤侵袭性极强,患者易出现肝脏和淋巴结的转移,患者预后极差。此肿瘤最早于1985年由日本学者所报道,因在组织形态学上能同时观察到胃腺癌及肝细胞肝癌特征故而得名。此外,此肿瘤高表达肝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如AFP以及
Cancer Research:低温是一种潜在的治疗p53突变肿瘤的新方法
肿瘤抑制基因p53在大约50%的人类肿瘤中发生突变。许多肿瘤相关的突变p53蛋白错误折叠成一种常见的、变性的构象,并在人类肿瘤中积累到高水平。在这些肿瘤中,p53的突变形式提供了促进肿瘤进展的功能。因此,靶向突变p53已经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癌症治疗方法。在这一期中,Lu和同事的研究支持了这样一个前提,即某些形式的突变p53对构象的温度敏感;这些形式的p53在
Oncogene:揭示胃肝样腺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和潜在治疗靶点
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HAS)是临床上一种非常罕见,但恶性程度很高的胃部肿瘤。该肿瘤侵袭性极强,患者易出现肝脏和淋巴结的转移,患者预后极差。此肿瘤最早于1985年由日本学者所报道,因在组织形态学上能同时观察到胃腺癌及肝细胞肝癌特征故而得名。此外,此肿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