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EAF2通过miR-BART19-3p/APC/β-catenin轴抑制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展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子,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转归密切相关。环状RNA(CircRNAs)在淋巴瘤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CircRNA在与EBV相关的DLBCL进展中的潜在机制仍然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新冠病毒靠疫苗会消失吗?听听张文宏怎么说
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在海口举行的第五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下称海南健博会)上表示,即便疫苗接种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仍需实施强大的公共卫生政策,“将来中国还需要在免疫强化策略上做得更好”。张文宏表示,对于未来、对于中国,我们不要期望病毒的流行随着疫苗的接种会在这个世界上就此消失,但是我们一定会有高效的疫苗和
黑色素瘤mRNA治疗性疫苗!美国FDA授予BioNTech公司编码4抗原免疫疗法BNT111快速通道资格!
BNT111是一款新型癌症免疫疗法,利用mRNA编码4种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可触发强大而精准的免疫应答。
Sci Transl Med:揭开50多年前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导致接种患儿死亡的奥秘!
2021年10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科学家们在开发抵御COVID-19的疫苗时,一个非常关键的担忧就是所开发的疫苗可能会导致患者机体疾病增强,当疫苗的作用与其目的恰恰相反时或许就会引发并发症,反而会使得人群在接触病原体时变得更加易感。对于COVID-19来说,人们的这种恐惧或许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一项“臭名昭著”的临床试验上,即针对
柯萨奇B组病毒(CVB)疫苗!PRV-101首个人体试验达到主要终点:诱导针对CVB的高滴度中和抗体!
PRV-101开发用于预防急性CVB感染,并潜在地延迟或预防1型糖尿病(T1D)和腹腔疾病。
《自然》新研究证实,mRNA疫苗对德尔塔等16种变异新冠病毒有效
自新冠病毒德尔塔(Delta)变异株在世界多地流行,所谓的“突破性感染”——也就是接种疫苗后仍然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变多了。尽管总体数量并不多,但还是引起了人们对疫苗保护效果的疑惑:对于新出现的变异毒株,现有的新冠疫苗可以提供广泛的保护吗?日前,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以“加速预览”(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的形式在线发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细胞机制,有助于开发出HCV疫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丙型肝炎病毒(HCV)表面上的一种称为包膜糖蛋白E2的关键蛋白的结构,以及它如何与在一些人类细胞表面上发现的称为CD81的受体进行相互作用。
Clin Cancer Res:科学家有望开发出针对血液中人类乳头瘤病毒的高灵敏性检测手段
来自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re)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取得了一项最新发现,或有望改善血液中HPV的检测,并能进一步加强对其所引发疾病的精准化疗法的开发。
呼吸道合包病毒(RSV)疫苗!辉瑞RSVpreF进入3期临床:在≥60岁老年人群中,预防RSV相关下呼吸道疾病!
RSV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常见和普遍原因,对老年人群而言,可能会危及生命。
NEJM:8名SARS康复者接种新冠mRNA疫苗后,体内诱发广谱抗冠状病毒抗体
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再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近20年来冠状病毒接二连三侵入人类社会,给全世界造成巨大的危机。研制一款具有广谱抗冠状病毒作用的疫苗,是人们共同的心愿。来自新加坡的研究人员为实现这一目标带来了新的启发。8名SARS康复者接种辉瑞/BioNTech新冠mRNA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