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李冲等通过单细胞大脑类器官筛查自闭发育缺陷

除了为自闭症研究提供无与伦比的新见解外,研究团队还强调了CHOOSE系统的通用性和可转移性。论文通讯作者 Juergen Knoblich 教授表示,预计这项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大脑类器官以外,以研究各

2023-09-15

JAMA子刊:超1400万人数据证实,父亲抑郁与后代抑郁风险增加42%有关!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系统性综述和Meta分析研究,基于16项观察性研究,超过715万对父亲与后代的数据,发现

2023-08-28

Brain Behav Immun:科学家揭示人类抑郁发生背后的特殊分子通路

来自韩国三育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揭开了抑郁症发生背后的分子通路。

2023-09-15

Brain:一种候选药物延长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啮齿动物模型的寿命并缓解症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的候选药物。在动物实验中,脑多巴胺神经

2023-09-26

发现“”用药潜在新靶点,可遏制蛋白质错误折叠!

最新的研究中,马耳他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到,当果蝇的SCFD1基因被敲低时,成年果蝇出现了运动障碍,SCFD1基因的强烈敲低则导致果蝇幼虫出现了肌肉收缩障碍和神经肌肉接头障碍,化蛹时显得更加僵硬和伸长。

2023-04-17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阐释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抑郁风险的神经机制

最后,研究团队进一步整合生活方式、抑郁、遗传、脑结构和免疫代谢等多方面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刻画这五个维度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系统阐释生活方式降低抑郁症发病风险的神经机制

2023-09-13

Nat Biomed Eng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有望潜在治疗人类多发性硬化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反向疫苗策略

来自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类型新型疫苗,在实验室环境中,这种疫苗能完全逆转多种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诸如多发性硬化症、1型糖尿病和克罗恩病等),且并不会关闭机体免疫系统的其它部分。

2023-09-30

JAMA重磅:5万样本调查显示每天坐着超10小时,痴呆风险将激增,死亡风险也增加!

工作日在单位工作坐一天,周末在家刷剧趟一天,这是不是大多数打工人的日常?久坐在各类人群中都成为了日常习惯,有研究表明,有一半的美国成年人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 9.5 小时,其中超过 80% 的休闲时间都

2023-09-22

JAMA子刊:超过715万对父子数据表明,抑郁父亲的孩子抑郁风险增加4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它的出现总是让人始料不及。因此有很多研究试图探讨抑郁症的成因以及抑郁症与家庭的关系。如果父亲或者母亲存在抑郁症,是否会容易把这种症状“

2023-09-11

《自然·精神卫生》:华山医院团队揭示生活方式与抑郁之间的关联,健康多一点,抑郁少三分

在本周的《自然·精神卫生》杂志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联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青年研究员团队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