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复旦大学阐释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抑郁症风险的神经机制
最后,研究团队进一步整合生活方式、抑郁、遗传、脑结构和免疫代谢等多方面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刻画这五个维度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系统阐释生活方式降低抑郁症发病风险的神经机制
Nat Biomed Eng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有望潜在治疗人类多发性硬化症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反向疫苗策略
来自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类型新型疫苗,在实验室环境中,这种疫苗能完全逆转多种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诸如多发性硬化症、1型糖尿病和克罗恩病等),且并不会关闭机体免疫系统的其它部分。
JAMA重磅:5万样本调查显示每天坐着超10小时,痴呆症风险将激增,死亡风险也增加!
工作日在单位工作坐一天,周末在家刷剧趟一天,这是不是大多数打工人的日常?久坐在各类人群中都成为了日常习惯,有研究表明,有一半的美国成年人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 9.5 小时,其中超过 80% 的休闲时间都
JAMA子刊:超过715万对父子数据表明,抑郁症父亲的孩子抑郁风险增加4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它的出现总是让人始料不及。因此有很多研究试图探讨抑郁症的成因以及抑郁症与家庭的关系。如果父亲或者母亲存在抑郁症,是否会容易把这种症状“
Alzhe & Deme:揭示CCR5受体在人类血管性痴呆症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来自日内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就提出了理解、预防并治疗人类血管性痴呆症的新见解;文章中,研究人员重点对CCR5进行了研究,其是一种与趋化因子相关的受体蛋白,而趋化因子则是一种机体免疫系统的化学信使。
《自然·精神卫生》:华山医院团队揭示生活方式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健康多一点,抑郁少三分
在本周的《自然·精神卫生》杂志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联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青年研究员团队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Nature Communications: 胶质细胞PD-L1/PD-1轴可作为硬化症急性期和进展期的潜在治疗靶点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关键分子,在健康和疾病中具有多种功能。星形胶质细胞除了在发育和动态平衡方面发挥作用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研究超28万人数据表明,养成这7种良好健康生活方式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57%!
说起抑郁症,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如此“卷”的时代,压力无处不在,为了生计奔波劳累,为了学业拼命熬夜,濒临奔溃的情绪无法及时排解,日积月累,越来越多人患上抑郁症。当面对抑郁症的
《科学》专题报道,科学家找到无损长期冻存器官新方法
器官移植技术的出现为许多疾病带来了最后一线生机,但能够抓住这丝机会的人却少之又少。实际情况,有超过60%的捐赠心肺从未及时触及受捐者,根据世卫组织的估计,只有10%需要器官移植的人真正接受了手术。
临床试验再次证实裸盖菇素对重度抑郁症有效,全新疾病管理范式有望诞生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迷幻小蘑菇”提取物裸盖菇素非常看好,它在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试验中都表现出了不俗的治疗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