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HA: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饮食或能将动脉粥硬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34%

2021年8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饮食中的维生素K(K1和K2)能通过多种机制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然而将维生素K与ASCVD发生联系起来的研究却非常有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题为“Vitamin K Intake and A

2021-08-18

超44万本揭示:97%人群有癌症高遗传风险,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

  癌症,全世界的人民公敌,发病原因复杂,经常被看作是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2016年,一项北欧双胞胎研究报告(Nordic Twin's Study)在经过长达32年随访、对20万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后指出,癌症的遗传率预估为33%,该研究还揭示了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等一系列癌症的遗传风险。而我们都

2021-08-16

Oncogene:揭示胃肝腺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和潜在治疗靶点

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HAS)是临床上一种非常罕见,但恶性程度很高的胃部肿瘤。该肿瘤侵袭性极强,患者易出现肝脏和淋巴结的转移,患者预后极差。此肿瘤最早于1985年由日本学者所报道,因在组织形态学上能同时观察到胃腺癌及肝细胞肝癌特征故而得名。此外,此肿瘤高表达肝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如AFP以及

2021-08-08

Analytical Chemistry:提出基于纳升电喷雾质谱直接进的代谢组学分析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研究员许国旺团队在纳升电喷雾质谱直接进样的代谢组学分析新方法研究中取得进展,基于纳升电喷雾直接进样的高分辨质谱(nanoESI DI-HRMS),分别结合质谱信息非依赖采集(DIA)、拼接式质谱采集、毛细管微探针取样等技术,实现了大规模人群样本代谢组的高通量分析和20个哺乳动物细胞脂质组

2021-08-12

Oncogene:揭示胃肝腺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和潜在治疗靶点

   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HAS)是临床上一种非常罕见,但恶性程度很高的胃部肿瘤。该肿瘤侵袭性极强,患者易出现肝脏和淋巴结的转移,患者预后极差。此肿瘤最早于1985年由日本学者所报道,因在组织形态学上能同时观察到胃腺癌及肝细胞肝癌特征故而得名。此外,此肿瘤高

2021-08-06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线粒体蛋白IF1是小鼠肠道胰高血糖素肽(GLP-1)分泌功能的潜在调节因子

IF1(A TPIF1)是一种核DNA编码的线粒体蛋白,其活性是通过抑制F1Fo-A TP合成酶来控制A TP的产生。在GLP-1活性的调节中,IF1的活性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作者使用基因敲除(if1-ko)小鼠在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中检测了if1。 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

2021-08-09

BJP:P2Y1受体缺失引发小鼠青光眼病理

青光眼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它损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高眼压(IOP)是青光眼的高危因素,因此通常使用局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对目前的治疗都有足够的反应,因此有必要确定一个新的分子靶点来降低眼压。本研究旨在确定P2Y1受体是否能降低眼压。图片来源:https://bps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

2021-07-28

Cardiovascular Research:预防动脉粥硬化的饮食建议

本综述旨在总结与食用特定食物相关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最新证据,以证实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饮食策略。在PubMed上进行系统搜索,以确定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与心血管疾病结果的荟萃分析。这些证据高度一致地表明,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少吃盐和动物性食物,增加植物性食物(全谷物、水果、蔬菜、豆类和坚果)的摄入量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有关。这同样适用

2021-07-22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甲酚可以诱导自闭症行为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与微生物区系-肠道-脑轴的失调、微生物区系组成的改变以及微生物代谢物的粪便、血清和尿液水平有关。然而,微生物区系-肠道-脑轴失调与ASD之间的因果关系仍有待证实。在这里,作者假设微生物代谢物对甲酚,与神经典型个体相比,在ASD患者中更为丰富,可以在小鼠中诱导ASD样行为。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甲酚选择性诱导小鼠ASD核心行为症状。对甲酚引起

2021-07-22

血清淀粉蛋白A促进结肠炎相关肿瘤小鼠模型的炎症相关损伤和肿瘤形成

确定减轻炎症的新方法以及相关的恶性后果,对于改善被诊断为炎症性肠病的患者的生活和预后仍然至关重要。尽管先前已建议将其作为监测克罗恩病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合适生物标志物,但急性期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旨在评估saa在结肠炎相关癌症中的作用。基于这些发现,作者得出结论,SAA在炎症性肠病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