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在凝胶中生长的迷你乳腺癌模型 或有望帮助开发更高效的抗癌疗法

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其或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激素受体保留在凝胶中培养生长的迷你乳腺癌中,这一发现为后期科学家们开发新型激素疗法,并研究个体药物反应和阐明药物耐受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2021-11-30

eLife: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模型来预测患者对癌症免疫疗法的早期反应

来自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模型,其或能在患者疗法早期预测是否癌症患者会对免疫疗法产生反应。

2021-11-17

研究揭示深度荫蔽环境调控油桐种子油脂积累的分子机制

 油桐树是工业油料树种,从油桐种子中提取的油脂因富含桐酸,从而赋予了桐油耐热、耐酸碱、防腐、防锈、绝缘、干燥快等特性,使得桐油成为优良的干性植物油,广泛应用于优质环保涂料、电子线路板生产以及军事工业领域。研究油桐树种子桐油合成调控机理对培育油桐高产品种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光为植物光合产物的积累提供能量,也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处于不良光照环境下,不

2021-11-03

研究人员培育出人类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犬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科研人员及其合作者利用单碱基编辑器对葡萄糖激酶进行点突变,培育出首例人类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犬模型。相关论文以Generation of permanent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 dogs with glucokinase point mutations throu

2021-11-08

科研人员在兔模型上实现拉曼探针术中前哨淋巴结的准确定位和微创手术

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 SLN) 是恶性肿瘤发生淋巴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对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及指导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同时,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大范围淋巴清扫,减少淋巴水肿、感觉障碍等诸多并发症。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筛查的普及,目前临床中应用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技术包括染料法、放射

2021-11-14

研究提出新方法重塑史前人类基因交流与演化模型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复旦大学徐书华团队题为Refining models of archaic admixture in Eurasia with ArchaicSeeker 2.0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提出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2021-11-06

科学家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来改善人类健康研究?

机器学习是一门多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包括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近年来,科学家们不断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到改善人类健康和疾病等研究领域中,本文中,小编就整理了多篇研究报告,共同解读科学家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来改善人类的健康。分享给大家!【1】Science:利用新型机器学习技术准确预测蛋白和RNA的三维结构doi:10.112

2021-10-29

TSMDA:基于目标和症状的计算模型,用于miRNA与疾病的相关性预测

TSMDA:基于目标和症状的计算模型,用于mirna与疾病的相关性预测。

2021-11-04

科研人员提出相分离调控线粒体基因组空间秩序的模型

  《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兴国研究组题为Phase separation drives the self-assembly of mitochondrial nucleoi

2021-10-30

大豆油中除草剂残留预测模型应用:理化性质与加工因子相互关系研究

  大豆榨油过程中危害物残留可能与蒸气压、水溶性、解离常数、辛醇-水分配系数及加工方式等因素有关,如何在分析过程中保留多因素特征同时降低数据维度,对明确加工因子研究非常必要。本团队利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方程Y=aX2+bX+c,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β0+β1X+β2X+β3X结合主成分分析来研究加工因子与各变量之间关系,基于EFSA数据库中农

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