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德Yescarta治疗复发/难治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总缓解率高达92%!
今年6月,Yescarta(阿基仑赛注射液,奕凯达)获批,是第一个在中国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
淋巴瘤(DLBCL)一线治疗20年重大进展!罗氏CD79b靶向抗体偶联药物Polivy:将疾病恶化/死亡风险降低27%!
与一线标准方案(R-CHOP)相比,Polivy+R-CHP方案将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27%。
Nature子刊: 奎尼卡林-酪蛋白联合治疗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疗耐药
化疗耐药性是急性白血病治疗的主要障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时间的强化化疗往往无法根除白血病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受到骨髓利基的保护,可能会导致复发。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来克服化疗耐药性。
淋巴瘤(DLBCL)一线治疗20年来重大进展!罗氏CD79b靶向抗体偶联药物Polivy关键3期研究疗效显著!
与一线标准方案(R-CHOP)相比,Polivy+R-CHP方案将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27%。
#160;PTGDS 通过 MYH9 介导的 Wnt β-catenin STAT3 信号调节促进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的肿瘤发生
糖蛋白前列腺素D2合成酶(Glycoprotein prostaglandin D2 synthase, PTGDS)是脂钙素超家族成员,在前列腺素代谢和脂质运输中发挥双重作用。
科研人员在兔模型上实现拉曼探针术中前哨淋巴结的准确定位和微创手术
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 SLN) 是恶性肿瘤发生淋巴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对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及指导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同时,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大范围淋巴清扫,减少淋巴水肿、感觉障碍等诸多并发症。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筛查的普及,目前临床中应用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技术包括染料法、放射
我科学家开发出高密度液相生物芯片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与相关企业组成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可以取代固相芯片的高密度靶向测序-液相芯片技术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育种(Molecular Breeding)》等期刊上。生物芯片作为制约生物育种的关键技术,从源头上决定了种业科技水平和国家粮食安全。长期以来,我国依赖跨国公司进行高密度固相芯片的设计、
JMC:中国科学家开发出有望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新型抑制剂疗法
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EZH2的强效选择性抑制剂IHMT-EZH2-115或能作为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新型疗法。
科学家发现可减轻腹膜透析损伤的透析液新成分
腹膜透析可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在患者腹膜完整时清除患者体内多余液体、代谢废物和尿毒症毒素。但是由于高渗的腹膜透析液可引起间皮细胞的细胞毒性,导致腹膜纤维化和血管生成,进而进行性损害腹膜完整性和内环境稳定,制约了腹膜透析的临床使用。近日,奥地利研究人员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