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成功联合演示10Gbps高速互联线路下基因组学数据传输
由中美政府共同出资、专门用于中美下一代互联网高速互联的10Gbit/s(Gbps)线路于2012年6月22日正式开通,演示会在北京举行。数据传输的理论速度可达10Gbps,这将在两国的科研合作、教育和文化交流中发挥重大作用。此次中美在下一代互联网高速互联方面的重大合作,也是继2000年Internet2、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印第安纳大学之间进行合作后的一次新的重大突破。
华大基因主导完成肠道微生物与Ⅱ型糖尿病的宏基因组关联分析
2012年9月27日,由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组成的中国科学家团队主导完成的“肠道微生物与Ⅱ型糖尿病的宏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该研究为全面揭示Ⅱ型糖尿病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奠定了重要的分子基础,为通过DNA序列的微生物分类提供了新方法。
Nature:成神经管细胞瘤的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研究
成神经管细胞瘤是最常见的恶性儿童脑瘤。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发表了来自人类和小鼠肿瘤的一个全面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数据集以及对组蛋白修饰、RNA转录体和基因组测序所做的分析。
蔡卫民:药物基因组学与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的一些思考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所有的肿瘤均由DNA序列异常造成。基因多态性均可影响抗肿瘤药物的反应。围绕药物基因组学与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的主题,复旦大学药学院蔡卫民教授,在2012年11月15日召开的“2012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上,重点介绍了各类抗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并分享了他对个体化用药的一些思考。
Nature:基因组学分析揭示细菌进化的自然选择过程
Zachary Blount,密歇根州立大学BEACON进化研究中心的博士后,其阐述了有机体进化出新功能的自然选择过程,这项研究刊登在了国际杂志Nature上。 Credit: Brian Baer。 2012年9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阐述了有机体进化出新功能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项研究刊登在了国际杂志Nature上。
Cell:开发出比较表观基因组学方法来研究基因组调节功能
人类基因组测序已产生大量基因信息,但是理解每个基因的功能的目标仍未实现。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报道,利用一种他们称作“比较表观基因组学(comparative epigenomics)”的新方法就能够确定基因的作用。相关论文研究结果于2012年6月8日发表在《细胞》期刊上。
PLoS Pathog:基因组学角度深入解析病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著名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Insights from Genomics into Bacterial Pathogen Populations”中,来自牛津大学人类遗传学中心的研究者从基因组学角度来深入剖析了致病菌的致病机制。 每年由于致病菌的感染、致病甚至死亡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The Scientist:F1000基因组学和遗传学七大新闻(2011.11.21)
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1. 多聚泛素链在没结合蛋白时激发信号传导通路多聚泛素链(polyubiquitin chain)结合到蛋白质上以便引导它们到特异性的细胞位置或者调控大分子组装或降解大分子。当前的研究揭示多聚泛素链在没有附着到任何蛋白时还能够激发信号传导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