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盆地新发现一枚形状似鸟蛋的恐龙蛋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蜀康博士、邹晶梅博士及博士研究生王敏与浙江自然博物馆合作研究了一枚发现于浙江天台盆地晚白垩世地层中的蛋化石。该蛋化石仅4.5cm长,有明显的尖端和钝端,外形与鸟蛋非常相似,却显示出恐龙蛋的蛋壳显微结构。这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Historical Biology。
Palaeogeogr, Palaeocl:发现侏罗纪古白蚁啃食恐龙骨遗迹化石
中、美、加、澳等国古生物学者近日宣布,在中国云南省禄丰县恐龙山镇发现了珍贵的侏罗纪古白蚁啃食恐龙骨的遗迹化石。
海洋生物纺织材料联合研发中心落户晋江
9月23日,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与龙之族(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之族公司”)合作建立的“海洋生物纺织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在晋江举行揭牌仪式。
Microbiol:肖天等发现一种新海洋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
近日,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发表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肖天研究员课题组与法国科学院吴龙飞教授课题组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展了海洋趋磁微生物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研究人员在我国黄海潮间带沉积物中发现一种新的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菠萝型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pineapple-like MMPs)。
韩国化石上发现迄今最大恐龙齿痕
韩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组化石,显现迄今所知最大的恐龙牙齿咬痕,由食肉龙留在一只食草龙的尾椎上。 化石显现的最大齿痕长17厘米、宽2厘米、深1.5厘米。 德新社8月1日援引韩国釜庆大学环境科学院教授白寅成(音译)所做解释报道:单纯依据化石上的“齿痕非常难以确认(食肉龙所属)种类”。不过,齿痕能帮助推断食肉龙的捕食习性。
PNAS:东亚最早古人类暴力行为的化石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与南非及美国学者合作对距今13万年的广东马坝人头骨化石表面痕迹进行研究发现,造成损伤的原因很可能是人类之间的暴力行为。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东亚地区最早的人类之间暴力行为以及受伤后长时间存活的化石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 据介绍,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的人类头骨化石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
Geology:新发现七亿年前纤毛虫化石
任何学过高中生物的人都应该听说过纤毛虫。它是一种纤毛纲动物,也是被研究的最彻底的动物种类之一。世界上已知有超过7000种不同的纤毛虫,这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微生物:单细胞和纤毛的组合体。在希腊语中,“纤毛”这个词意思是“眼睫毛”,纤毛虫利用这细毛在水里游泳并捕捉猎物。 现在的海洋中纤毛虫到处都是。
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在中国海洋大学揭牌
10月27日,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该实验室于2008年由山东省科技厅批准筹建,主要面向我国海洋工程与技术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围绕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是服务于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山东,面向国家,胜任高水平科研任务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海洋工程与技术综合性开放实验平台。
我国发现1.2亿年前怀孕蜥蜴化石
科学家在中国东北部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怀孕蜥蜴的化石,距今至少1.2亿年。这块怀孕蜥蜴化石的发现证明,白垩纪早期的一些蜥蜴和蛇类也通过分娩的方式繁殖下一代,而不是产卵,远远早于此前的预计。 裂开的石灰岩,暴露出小矢部龙化石 蜥蜴胚胎的形状在母亲的骨骼中间依稀可见 鬣蜥胚胎,所处发育阶段与化石中发现的小矢部龙胚胎类似 这位长腿蜥蜴妈妈在分娩前几天就死亡,而后被埋入泥浆中变成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