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海洋动物的“晚餐铃”
在阳光照射的海面下方,海洋的光与暗的交界处存在着一段叫做"黎明水域"的区域。这一区域在海面下方200米到1000米之间,其中生活着大量的海洋动物。由于该区域没有植物存在,因此大量动物需要向水面方向漫游寻找食物。
2016-02-23
Science:噪音能够影响海洋生态平衡
一直以来,人们在进行捕鱼,驾驶船只,进行地震调查以及打桩等活动时都被认为可能干扰海洋动物的听力与正常交流。然而,这些人类活动是如何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生活目前还无从知晓。
2016-02-14
Nature Commu:恐龙化石中发现骨胶原和血红细胞
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们已经在距今7500万年的恐龙化石上发现残留的软组织和血红细胞。这些样本也许能解释恐龙究竟是鸟类这样的恒温动物还是两栖动物这样的变温动物。
2015-06-15
三叶虫化石:化石峥嵘亿年沉,纷纷燕子入残痕
2015-03-26
探访海洋生物标本馆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新正博士(左一)在标本库中进行查找比对。 当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为“海洋生物多样性”。记者专程来到位于青岛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标本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采访。该生物标本馆是集海洋生物标本收藏、海洋生物分类系统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海洋生物科普知识宣传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现代化标本馆。
2015-03-26
新疆鄯善发现我国最大侏罗纪恐龙化石
近日,由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新疆地质调查院的专家组成的科考队,最近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发现了我国迄今最大的侏罗纪恐龙化石。 15日,科考队联合新疆国土资源厅和鄯善县人民政府,共同在鄯善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一科学发现。据科考队负责人、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孙革教授介绍,这一大型恐龙化石发现于鄯善七克台地区距今约1亿6千万年的地层中。
2015-03-26